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把關於拍賣的辦法告知戚繼光之後,高務實與戚繼光二人的會晤便告一段落,聞訊前來的開平中屯衛指揮使薛城在指揮使司衙門內為二人舉辦了宴會。
前文已經說過,開平坐落在距京師東四百餘里的永平府灤州與順天府豐潤交界處。她北倚崇山峻嶺溝壑縱橫的燕山餘脈,南與一馬平川的渤海灣廣袤灘塗接壤,東望綿亙蜿蜒的萬里長城,西瞰順、永平原,是古燕幽州抵禦外夷入侵的藩籬屏障。有史以來,它衛孤竹、護幽燕、扼長城、戍灤州,為兵家必爭之地,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周圍的郡府州縣無能出其右者。
開平雖因衛所駐紮,只是一座小城,但此處畢竟是交通要地,因而四通八達,商賈雲集,車馬輻輳,財貨豐盈。它比稻地、僑城、榛子鎮的歷史更加悠久,被公認為灤州四大古鎮之首,京東一帶素有“填不滿的開平城”之說。
縱觀開平歷史,沿革錯綜,轄屬多變:湯、虞、夏的時候為冀州地,商朝時為孤竹國。後來相繼屬於燕、遼西、北平、石城、契丹,為歷朝駐兵重地。秦朝時屬右北平郡,漢朝於此置石城縣,為縣治所在,後易名為海陽縣。晉以後屬遼西郡。五代時期的後晉高祖皇帝石敬瑭割地給契丹(後遼國),屬平州,“以定州之俘戶遷於此地,置灤州永安軍”。這裡負山帶河,中間是一馬平川的灤河水系沖積而成的小平原,先後統轄有義豐縣、馬城縣和石城縣。
歷史上的開平地跨石城、義豐兩縣。一直到大明永樂元年,開平中屯衛先從大寧沙嶺內遷至真定,後於永樂三年再北遷至石城廢縣,由此,因有重兵駐紮,石城廢縣的舊治所遂為軍事重鎮,因駐軍為開平中屯衛,此地始稱開平鎮。(無風注:昨日有讀者留言竟然把此開平錯認為是廣東開平縣,我實在瞠目結舌,所以這裡再次介紹一下開平的位置和沿革。)
開平中屯衛設指揮使二人,指揮同知二人,僉事五人,正千戶五人,副千戶十一人,百戶三十二人,衛鎮撫一人,吏十四人,軍卒五千六百七十七人,為長城以內重要的軍事要塞。
開平成為北方重要邊鎮之後,明成祖朱棣非常重視這裡的防務,曾屢次派遣重臣駐守開平:“永樂元年,甲戌,高陽王高煦備邊開平”;永樂八年,秋七月,明成祖親來開平勞軍;“十一年二月,應城伯孫嚴備開平”;“十二年九月,癸未,成安侯郭亮、興安伯徐亨共同備禦開平”;“十八年秋七月,丁亥,興安伯徐亨專守開平,拱衛北京”;“二十七年七月,詔天下,武安侯鄭亨帶薛祿備開平”。
這些守備開平的軍事首領之中有王、有侯、有伯,其爵位之高,在當時縣鎮一級的鎮守史上是十分罕見的,足見朝廷對開平的重視程度,也彰顯出開平鎮軍事地位的重要性。
眼下的開平中屯衛,並沒有設定兩名指揮使,而是隻有薛城一人。這位薛城薛指揮使巧得很,正是眼下代掌陽武侯印的薛乾的一奶同胞、嫡親弟弟,也就是上次參加高務實見心齋踏春的那位薛鋹的親叔叔。
席上,薛城對高務實尤其親熱,甚至當著戚繼光這位他頂頭上司的面,非要請高務實上座,弄得高務實頗為尷尬,好說歹說才以自己尚未取得功名的名義,把上首讓給了戚繼光。
原本戚繼光就並不是個講虛榮的人,且他對文人歷來尊重,這次又受惠於高務實甚多,讓高務實坐個上席他也心甘情願,只是薛城這樣明顯的巴結高務實,還是讓他有些意外。畢竟高務實雖然出身不凡,現在又成了太子近臣,可高拱畢竟只是高務實的三伯,又不是他生父,而太子雖然貴為儲君,眼下到底也還年幼,薛城這個表現,未免有些過頭了。
到了席間敬酒之時,薛城提到“下官聽聞高侍讀造那香皂,簡直是點石成金之舉,如今京師開賣不過數日,五家店鋪每日車水馬龍、人滿為患,可謂日進斗金”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