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靠山吃山(下),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靠山吃山第一步計劃這就算是已經確立了,不過暫時先不必著急,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採煤也得先找礦——哪怕高務實知道大概在哪,總也要派人去找不是?
然後還要製造或者採購器械、徵調或者招聘人手等等,反正有一堆的事情要先做,並不是知道這裡有礦,明天就能直接動工開採那麼簡單。這裡頭就算準備工作一切順利,只怕也得半年之後才能開工。何況他又是打算幾件事同時辦,那可能花費的時間還要再多一些也沒準。
但是靠山吃山還是有別的思路可供利用的。如果實在後世,這麼多的山林,大可以開闢一部分出來栽種經濟作物,譬如果林就是很不錯的選擇。在京西這片地區,蘋果、梨子、核桃、櫻桃之類的都挺適合栽種。至於將來的銷售地,思路自然還是靠京城、吃京城。
種果樹的好處是,種完之後不必花費太多的壯勞力,絕大多數時間裡,農村健婦甚至半大孩子都能照料老大一片果林。但麻煩之處也有,那就是選種育苗以及果樹生長成熟都要花費很長時間。
還是那句話,高務實目前沒那個精力和財力去折騰這事兒,時間上見效也太慢了些,了不起能當個遠景規劃。
那近景規劃有沒有呢?也有。
這塊地區就高務實這次一路走來所見,柘樹和櫟樹很多。這兩種樹木,都是可以很好利用的天然資源——他三慎園附屬地方圓六七十里地,大多數都是山地樹林,光是那點田地頂什麼用?這麼大的山林,不利用利用怎麼可能是他的風格?尤其現在他還在起家階段,大環境又是明朝時期,可不用去過分考慮環保,再說他也不是要用來大面積燒炭,其實不會砍伐過甚。
關於柘樹,有個故事,說的是在漢武帝時期,某一次東方朔掏出占卜所用的蓍草,按周易之理布卦,煞有介事地進行推算。當時這是在漢武帝的娛樂時間,他在與臣子們一起玩一種叫做“射覆”的遊戲。
“射”是猜度,“覆”是覆蓋,將某個物體放在器皿之中遮蔽起來,眾人透過占卜,來猜器皿中的藏物,在漢朝宮廷中一度很流行,既不失雅緻,還可賭上彩頭。
這一次漢武帝出的題目,諸位臣子皆猜不中,而東方朔看過了占卜的卦辭,言道:“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為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即蜥蜴。”結果那藏物果然是一隻守宮,漢武帝擊掌稱善,並賜帛十匹。漢武帝來了興致,連續出題,東方朔一一猜中,得了不少恩賞。
旁邊的看客卻有人紅了眼。郭舍人忽而站了出來,言道願與東方朔一較高下,若是自己落敗,甘願挨一頓板子。結果自是郭舍人落敗,當廷捱了打。
漢武帝問起獲勝秘訣,東方朔道,我曾為射覆之事占卜,所得的結果乃是“柘木”,卦辭稱:“南山有木,名曰柘。良工材之,可以射。射中人情,如掩兔。舍人數窮,何不早謝。”柘讀作“這”,柘樹之材,可制良弓,故曰“可以射”,射字又是一語雙關,暗指射覆。卦辭“掩兔”,乃是狩獵捕兔之狀,正合郭舍人捱打的模樣。武帝聽罷拍腿大笑,東方朔“達占射覆”的名頭從此流傳開來。
且不論漢武帝與東方朔的故事是否乃後人杜撰,但柘樹之木確實適宜制弓,“善射”之名自先秦時就已有之。相傳柘樹枝條長而堅韌,烏鵲聚集於枝頭,將要飛離時,樹枝反彈起來,打得烏鵲發出哀號,用這樣的柘樹枝所制之弓,快而有力,名為“烏號弓”。
眼下三慎園附屬山林多柘木,如果聘用一些良匠來傳授些找木之道,在家丁奴僕甚至佃戶長工之中培養一批找木的人才,不就可以靠著賣制弓柘木賺錢麼?大明兩百年,戰爭幾乎從沒斷過,只要能成批次提供合適的制弓柘木,靠著自家的背景,還怕賺不了這個錢?
再說櫟樹,廣義上來說,櫟樹也稱柞樹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