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淦這些年雖然地位日高,但因為一直在四處開闢商道,並未養尊處優,是以昔日的騎術沒有落下,趕回京師的時間比高務實預計中足足早了一半。
曹淦既然趕回來,高務實就要臨時抱佛腳,仔細問一問這十年來的封貢互市究竟幹得怎樣了,這也是自己去蒙古之前的必備功課。
面對高務實的問題,曹淦早有準備——他在高務實麾下,最早就是以蒙古通著稱,這可是他的看家本事,哪裡會不重視?
據曹淦介紹,隆慶、萬曆以來,大明和蒙古互市的場所,一共有十—處之多。
在大同有三處,分別是得勝堡、新平、守口;在宣府只有一處,但這一處地位緊要、交易量也很大,就是張家口;在山西者一處,叫做水泉營;在延綏者一處,叫紅山寺堡;在寧夏有三處,分別是清水營、寧夏中衛和平虜衛;在甘肅有兩處,分別是洪水扁都口和高溝寨。
這些互市之處,均由守邊將領管轄。同時,每當開市期間,大明朝廷和蒙古貴族們又共同派出軍隊充當守市人員,維持市場秩序,用曹淦的話說:“令各支虜酋各差一人為首領,統夷兵三百,駐紮邊外。各鎮各令本路副參等官,各統本支精銳官軍五百,駐紮市場”。
而互市的市場,一般都設在邊牆處,四周圍以高牆,猶如“甕城”,關內關外各有—閘門,閘門可以啟閉。
按大明舊制,凡諸部互市,築牆以規市場,謂之市圈。在“市圈”內設高樓,供駐紮市場的官軍嘹望。
曹淦道:“虜每一入市,少者四五十,多者百餘騎,並皆就甕城,閘封。”然後進行互市貿易。這就是互市市場的設定狀況。
互市的交易日期,大多以一月為期。不過曹淦也說了,在互市初開的時候,每年的交易日期往往不足一個月。
高務實問了問具體情況,曹淦介紹道:“隆慶五年時,大同得勝堡互市的日期是五月二十八日到六月十四日;新平互市的日期是七月三日到七月十四日;宣府張家口市是六月十三日到六月二十六日。以後,隨著互市之興盛,交易日期便不斷延長,到最後才至一個月時間。”
高務實點了點頭,這很符合大明的風格,一開始扭扭捏捏,後來發現有利可圖,自然就先把面子放在一邊了——至少窮成狗的九邊各地是不要節操的。
曹淦又繼續介紹,說在互市上,—般商品由儈人(牙人)定物價,朝廷要求下面不得欺壓蒙古人,但馬匹的價格則是由大明朝廷規定的。
具體一點的價格是,上等騸馬一匹,擬價十二兩,搭配段布官貨一分,實價銀八兩餘;中騸馬一匹,定價十兩,貨實值銀七兩餘;下騸馬一匹,定價八兩;貨實值銀六兩餘。
這個價格,可比當年便宜多了!高務實猶記得十年前的時候,曹淦告訴他,一匹上等騸馬價值至少是二十兩以上,而且還不容易拿到貨,當時只有他能搞到。
想不到十年發展下來,別說京師的牛羊肉比豬肉便宜的情況一直持續下來,甚至連馬價都降下來了,這互市的功勞,真是誰也不能抹殺。
朝廷規定價格的原則高務實倒是知道:“務使客商有利,夷價無虧”——也就是要使蒙漢雙方兩獲其利,所謂雙贏是也。
曹淦也佐證了這一點,他說如漢族商民,概以故衣雜貨,每值銀七、八兩;即買兒騍馬一匹,可賣銀十餘兩,各以次從便加減,率得厚利,遠邇歡騰。
由於價格規定得較為合理,蒙古方面,諸部落首領“感德日深,赴市日眾,市馬日多”,這就使互市中馬匹的成交量越來越多。
曹淦甚至還給了一個早期的統計資料:隆慶五年,宣府、大同、山西三處互市成交的馬匹有6850匹;隆慶六年為7845匹,到了萬曆元年,直接激增到匹,而萬曆二年又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