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8章 曙光,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方的戰鬥有麻貴和恰臺吉在,高務實在佈置完策略之後就沒有再管。他安安心心呆在伊克錫巴爾的矮牆之後等結果,順便處理一下各方送達到他這裡的報告。
文帥和武帥的差別在大明是非常分明的,如果要簡單點說,那就是武將不論級別多高,基本上只要負責作戰就好,而文帥就不同了,方方面面的事都要一手管起來。
得虧了他現在只是以援軍主帥身份暫時代管西北軍務,政務方面的事情自有巡撫們打理,所以才算是輕鬆一點,只問軍務方面的事情。
不過以眼下西北的局面,軍務方面的麻煩也很大,甚至可以說是一團亂麻。
這一團亂麻的局面,郜光先當然是有責任的,但其實也不能說完全怪他,因為歸根結底,明軍自身的問題才是對各種局面都應對無力的根源。
什麼問題?老問題,缺錢。萬惡之源全在於缺錢。
陝西三邊雖然是“九邊”地區,但它其實是九邊之中相對而言最不受重視的地區。這個“相對”還不是近期出現的,當初王陽明就說過,大明有四個地方最為重要,萬萬不容有失,失之則大明危矣。
哪四個地方?薊遼宣大。
其實這也不是王陽明一個人的獨有看法,大明高層對此都有明悟,要不然為何高務實兼任了七鎮經略之後,名義上竟然能掌握八十多萬軍隊?原因就在於大明把精銳幾乎都放在這四處了。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薊遼宣大拿走了大頭,其餘部分顯然就只能拿小頭。陝西三邊從軍事上而言雖然比南方各地要更受重視,但架不住人家南方各省經濟條件比較好,而陝西三邊這裡嘛……自從關中衰退,早已不復漢唐之盛久矣,怎麼可能比得上南方?是以只要朝廷的財政傾斜不夠,陝西三邊就只能過苦日子。
本來就不夠,再加上今年大削軍餉開藩禁,光靠固有財政體系,連維持局面都岌岌可危,一旦出事哪能不糟糕?郜光先此前之所以總想鎮之以靜,還不是因為覺得打不起?
當然,這個問題是需要二分論的,比如高務實就認為郜光先太寄希望於對方不要鬧大,而嚴重地缺乏主觀能動性以及對於大事的決斷能力。正因如此,他才在出手彌補失敗之後,果斷放棄了郜光先,然後親自上陣,來給三邊實學派擦屁股了。
在外行人看來,三邊現在的問題就是多路捱打,只要高務實的大軍一舉蕩平叛軍,將無論哱拜也好,博碩克圖也罷,亦或者火落赤兄弟之流,通通擊敗甚至剿滅,三邊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這個想法,非要說錯,倒也沒錯,但實在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治標不治本。自古中原農桑文明與北方遊牧文明的交鋒,絕大多數時期都是農桑文明主守,遊牧文明主攻。
漢唐兩大盛世,在國力最巔峰的時期都曾發動反攻,也取得了頗為輝煌的戰績,但問題並沒有解決,因為只要你稍有衰弱,攻守轉換立刻就回來了。
有人說,這是民族特性決定的,說什麼人家是狼圖騰,崇尚進攻云云。然而高務實並不同意這個觀點,他認為這主要是武器水平和軍事戰術的發展程度決定的。
後世的外蒙古依舊保持遊牧民族的絕大多數傳統和特性,怎麼沒見他們南下?
這個比方或許有點不合適,但道理還是明擺著的:熱兵器發展到一定程度,遊牧民族的兵器優勢被倒轉,還南下做什麼,送人頭嗎?
騎兵的戰馬本身也是兵器,就好像機械化部隊的運輸工具,哪怕它們不裝備武器,你也不能說它們就不是兵器的一部分了。
那麼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為什麼薊遼宣大現在幾乎已經很少捱打,而陝西三邊這次就捱打了呢?兵力是一方面,財力是一方面,而這兩方面加起來就可以得出一個答案:遊牧民族的首領們認為,打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