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岸的圖們大汗開始“轉進”,南岸的炒花臺吉卻是想轉進也轉進不了,他陷入了苦戰。
由於登陸的地點是遼河幾字灣的中心,實際上等同於一個三面環水的半島,炒花部想要轉進就只能繼續往南打,否則的話……除非他想去和京華炮船在遼河裡頭見了真章。
這種明顯是要喂王八的路子,炒花臺吉當然不肯走。
所以在發現水陸兩路均被伏擊的第一時間,炒花臺吉很明智的選擇了直接打穿明軍,衝出幾字灣再說的決斷。
理論上來說,這的確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斷,因為除此之外,其他的辦法只有更糟糕。
唯有一個問題擺在眼前,那就是明軍方面費了如此大的工夫才完成這次半渡而擊,又豈能讓炒花部如願以償打破他們的包圍?
高務實在判斷出蒙古方面打算在韓家灣登陸的時候,就當著諸將的面說過:“圖們、炒花二賊,此番自蹈死地也。”
因為四面包圍通常都是最難的,一支沒有退路的隊伍,要麼直接投降,要麼破釜沉舟,而四面包圍的情況下,對方如果朝一個方向發動決死突圍,則包圍者除非在一個單獨方向上也擁有數倍於敵的實力,否則多半都會頂不住,被人打破包圍逃走,並且自身還會承受巨大的損失,這也是為何兵書中經常都提到要圍三缺一的原因。
給人一線生機,以免對方決死一戰,對方突圍之後,己方再慢慢追殺也不遲。
但明軍和蒙古人打仗,圍三缺一就不太靠譜,因為你放他走很容易,可再想追殺他那就幾乎是在做夢了,或許只有當初的馬芳所部和如今的李成梁部能夠辦到,即便此時此刻的高務實都不行,因為他現在手裡的騎兵也不算多。
但在一個並不算大的半島之上堵死蒙古人,這就容易了太多。
以重兵封死幾字灣的下部,把幾字縮緊變成口字,只要下面那一橫夠硬,炒花就只能被困死。
那麼,明軍有重兵麼?
有。
從得知圖們、炒花聯軍南下的訊息開始直到現在,前前後後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這也是圖們、炒花實在等不及要南渡的主因之一。
而在這大半個月時間裡,高務實一邊在遼河上演虛虛實實的戲碼,用以堵住蒙古人南下的道路,一邊在後方抽調兵力,加強到韓家灣附近待命,最後甚至還把馬棟及其麾下那一千馬芳當年親自帶出來的騎兵家丁調來,就是為了讓這“重兵”名副其實。
高務實一貫更長於戰略,自問算不上什麼戰術高手,他的作戰思想很多都是從毛選上學來的,那套書裡頭有不知道多少篇都是當年紅太祖寫給一線部隊看的,其中高務實能夠粗淺學到的部分裡頭,他覺得最方便使用的就是八個大字:集中兵力,先打弱敵!
為什麼高務實非要整出一個半渡而擊,然後主要打掉登陸部分,而且給馬棟下達的命令裡頭還限死了登陸部分的兵力?
因為高務實覺得,太少了打起來沒意義,打不疼圖們和炒花,而太多了的話,又怕吃不下,搞不好反而崩壞了牙口。
七八千,就是他覺得能夠吃下的最高限度了。
因為他在韓家灣附近調集了五六千家丁,以及兩萬左右的衛所兵!
家丁部分,除了他自己在三岔河碼頭留下了兩百人之外,高家家丁一共近兩千人,全部派往了韓家灣,去掉那支三岔河水寨常駐的三百“兩棲部隊”,還有約一千六百人左右投入了這次伏擊圍殲戰。
另外再加上馬棟、麻承恩、張萬邦手底下的家丁,加起來也是將近兩千,餘外還有蒲元毅等遼東本地各級將領,也各有家丁數百或數十人不等,湊一湊就是五六千了。
至於衛所兵,反正遼南這邊平時也沒多少防禦任務,光是抽調人力並不困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