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章 暴怒的圖們汗,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酬謝從戰有功的兀良哈三衛蒙古人,決定把大寧衛割讓給他們。同時,他還封三衛領主以都督、指揮、千戶和百戶等職;決定在開原、廣寧兩地開設互市,使兀良哈三衛蒙古人和大明進行互市。
然而這一觀點也遭到很多學者的質疑,他們認為朱棣當時是為了保證北平的安全,並著重鞏固保定的防守力量,所以才將北平行都司內徙至保定。
更有觀點進一步認為,在建文帝時期,由於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無暇東北邊務,且重心在用兵南方,所以盡抽大寧兵力,使得大寧都司下轄諸衛戰力大損,原本駐所的人員、補給嚴重不足,難再擔負守邊的責任,導致兀良哈三衛趁著明政府困於內亂的機會,開始逐漸向南進展,幾乎恢復了獨立的姿態。
這一觀點說明,當時兀良哈三衛已經在大寧附近進行活動了。不過,根據《明史》卷四十中的記載,景泰年間,三衛曾乞居大寧廢城。
但大明的反應是什麼呢?
“不許,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也就是說,兀良哈三衛在大寧一帶的活動是非法的,明廷不允許三衛的蒙古人南遷到大寧地區駐牧,仍然要他們回到潢水以北地區。
實際上,面對覬覦南下的兀良哈部,朱棣在永樂年間所採取的是軍事打擊與政治懷柔相結合的政策。一方面採取多種策略,招撫兀良哈各部,同時接受瓦剌、韃靼的朝貢,並賜予其領主封號;另一方面,對於不服從大明的蒙古部落,他採用軍事征服,曾先後五次親征漠北。
不僅如此,朱棣即位後,還開始著手經略邊防,並命兵部複議大寧、營州、興州三衛,制訂各種辦法,試圖恢復屯田制,修復各衛所的生產,但為時已晚。《明實錄》中記載,朱棣以“以大寧兵戈之後,民物凋耗”為由,封徙寧王於南昌。
朱棣此舉,一方面是迫於大寧衛的現實所採取的應對之策,另一方面其實也是為了進一步的削藩。
把大寧諸衛屯於京師周圍,強化北京周圍的軍事配置,建設新的政治軍事中心,再將谷王、寧王、代王等人改封他處,削弱邊塞藩王實力。
然而這些舉措實際上破壞了朱元璋廣建諸藩、以鎮北疆之策,導致大明北邊防線內縮。
不過,朱棣內遷大寧明面上的理由“民生調耗”,也不是隨口亂說,而是確有其事。
其中最大的一個麻煩就是糧食短缺。從洪武二十年設定大寧衛開始,保證軍食供應就成為朝廷的沉重負擔。
洪武二十年三月,朝廷曾經動員山東、北平、河南、山西四省民夫前往大寧運糧,凡參加運糧者免除夏稅。
同年七月,大寧儲糧31萬石、松亭關58萬石、會州25萬石,加起來就是100餘萬石。但只過了兩年,大寧糧食就已告罄,“軍儲不給”,結果不得不加以變通,改為商人納粟中鹽,“凡大寧輸粟五斗,給淮浙鹽一引。”
由於政策得力,到洪武三十一年正月,大寧的積粟已經達到62萬石。結果朱元璋命令停止向大寧輸粟,令商人轉粟到東勝等處。
透過以上零星記載可以看出,大寧的糧食運輸壓力有多麼重。為保證大寧等北方軍事重鎮的糧食供應,朝廷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從南方向北方運輸糧食,其中光遼東海運就持續了三十多年。
永樂初年,為恢復北方殘破的經濟,不得不再行海運,但時間不長就陸續停止,船隻和人員轉入下西洋的活動,北方軍食改為以“屯田為主,中鹽為輔”的解決辦法。
但是,大寧的情況則不同。從洪武初年,這裡就沒有居民,洪武二十年設衛後,出現恢復人口的好機會,但大明朝廷有向這裡移民。
靖難之役爆發後,朱棣又把其人口全部南遷,這裡再次成了無人區。
至於現在,那更不用說,大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