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4章 總百揆(卅四)河邊之伏,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兵貴神速”這話誰都會說,但能做到的人很少,而明白孫武說出這個道理原因的人則恐怕更少。很多人只是站在戰術層面來看待“兵貴神速”,認為孫武的意思無非就是表示作戰應該追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趁著敵方沒反應過來就將之擊敗。

這個理解沒有錯,但是並不全面,甚至未必是孫武在兵法中寫下來的根本原因。《孫子兵法》的核心要義其實是“算”,算賬的算,所以他說“兵貴神速”也必然出自於“算”。

劉綎以往對“兵貴神速”的理解也是戰術層面的,直到在朝戰過程中得了高務實的指點,他才開始明白什麼是戰略層面的“兵貴神速”,也才理解了“算”的重要性。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這段話的直譯是孫子說:用兵作戰的一般規律是,要動用戰車千輛,輜重車千輛,共十萬士兵,還要向千里之外運輸軍糧,那麼前方、後方的費用,外交使節的用度,作戰器械的補充,車輛盔甲的保養,每天都要耗費千金,然後十萬大軍才能運轉。

簡單的表述則是:打仗就是打錢。

按照兵書的說法,千里之外運糧,叫“得二十人奉一人”,費20個人的口糧才能養一個士兵。這還僅僅是運糧這一項,士兵的盔甲、武器、戰馬等等,哪個不要花錢,哪個花得又少了?

故兵法雲: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

用兵作戰就要求速勝,曠日持久就會耗損武器裝備、挫傷軍隊計程車氣,攻城就會使軍力耗盡,軍隊長期在外作戰就會使國家財政發生困難。

對此,米國人應該深有體會。1961-1975年,米軍在越南打了十幾年仗,先後派遣了250多萬人到越南,其中超過54萬人為地面部隊,除了沒有動用原子彈,什麼高精尖武器都動用了。

然而米國不僅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反而是死了5.8萬人,傷了10多萬人,總共消耗彈藥760萬噸——相當於它在二戰時消耗的三倍,耗費近3000億米元,最後在席捲全國的反戰浪潮壓力之下不得不撤兵。

越戰中,米國打贏了大多數戰鬥,但最終輸掉了整場戰爭。

兵法又云: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武器裝備耗損,軍隊士氣挫傷,軍力耗盡,國家經濟枯竭,那麼其他的諸侯就會乘機發起進攻,到那時候即使有再智謀的人,也沒有辦法挽回這樣的局面了。所以,用兵作戰只聽說過老老實實的速決,沒有見過弄巧的持久。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的解釋有多種,但核心思想就是速戰速決,因為拖不起。

當初高務實剛給劉綎說起這些道理的時候,劉綎其實是不怎麼信服的,因為他當時覺得高務實數次指揮大軍並沒有怎麼貫徹“兵貴神速”的理念,打得最快的一次也不過是平定西北之亂。

只有在那一戰,高務實是玩了一手神兵天降的,其他歷次作戰時,劉綎覺得高務實都打得很“正”,中規中矩罷了,主打的是一個穩字。

不過,到了此次西征之前,隨著高務實繼續給他開小灶,將西征準備一項項分析給他聽後,他忽然就明白了過來。高務實所說的“兵貴神速”是戰略層面的,跟他以往的理解完全不同。

首先,高務實從來不打第二遍——意思是,他要麼不出手,出手就要一次性解決問題,不給敵人留下再次生事的機會。

一場仗今年打了但沒徹底解決問題,結果明年又得繼續打,這原本是很常見的,但劉綎卻發現高務實手底下從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三國之再續大漢三千年

執筆墨畫你傾城

大明元輔

雲無風

從海賊開始吃軟飯

落雨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