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3章 正國本(一),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在未大婚之前安排一些試婚宮女伺候,因此生育的年齡也就相對來說比較早。

而在這個時間段生下來的孩子們大多都很難活下來,只有皇帝在成年之後,生育下來的孩子才有更大的希望存活下來——算一算朱翊鈞夭折了多少個孩子就知道,這裡都不忍舉例。

如果皇帝和皇后的年齡足夠大,那麼皇子的年紀也會相對來說比較大,因此除去那些先天夭折的孩子們,所剩下的孩子只有其中年長一些的,心智上會相對來說更加成熟。

反之,如果繼位的皇帝年紀比較小,無法獨立處理軍國大事,權力往往就會落在太后、權臣或者是身邊宦官的手中。

比如在漢朝初期,國家大一統剛剛完成,就因為劉邦去世而出現了呂后干政的現象。而在漢朝末年以及唐朝末年,宦官的權力飛漲,甚至到了可以主導皇帝廢立的地步。

至於在明朝,由於獨特的內閣制度,權臣專權倒是不常見,但原本萬曆年間朝廷大權掌握在內閣首輔張居正手中的故事也不能無視。

試想一下,如果皇帝繼位時的年齡相對來說比較大,比如至少二十幾歲的年紀繼位,那麼皇帝既有雄心壯志豪氣凌雲,又基本具備了治理國家的才能,自然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幹政事件的發生。

但是如果皇帝的年齡較小,那麼上面的三種干政情況隨時可能會出現,或是其一,或是兼而有之。

與此同時,幼主登基就意味著父皇已經喪命,這對於尚處於年幼時期的小皇帝來說也是心理上一個不小的影響,甚至可能影響其心性的養成。那就意味著也沒人知道這位皇子在繼位成為帝王之後會是什麼樣子,會不會在成長過程中被身邊的人教壞等等。

反之,皇帝是一個成年人,那麼執政思想和個人性格基本是固定的,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具備高度確定性”,這樣無論對於國家還是大臣、百姓都是好的開始。

若干年後出現的“現代國家”,在選舉國家元首時往往會有年齡下限的限制,其道理也正由此而來。

當然,剛才說過,明朝由於體制獨特,其在這個問題上具備一定的特殊性。

其一,明朝在永樂之後基本已經不具備諸子奪嫡的某些先決條件,即親王(皇子封親王)掌兵的權力和任意結交大臣的權力。

這兩個改動使得皇子們在登基之前無法有效地培養個人勢力,只能依賴其自身的正統性按照制度決定是否能夠繼位。若是不能,那就只能等著封王之國,當個富貴閒人。

其二,明朝獨特的內閣制度使得即使首輔也只是具備“有限相權”,同時還連個宰相的真實頭銜都沒有。這就使得在明朝很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權臣,錯非是特殊情況導致的特殊時期——比如歷史上的張居正,那麼權臣的威脅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話說回來,張居正那個“權臣”其實也很有水分,事實上他如果不能取得李太后的默許,且與馮保形成內外一體的攻守同盟,其權力本質上來說依舊有極大的侷限。

說得不好聽點,李太后只要拉著皇帝下一道旨意,張居正也得和他的前任高拱一樣當場捲鋪蓋走人,時效性之強可謂是“政治死刑,立即執行”。

別說李太后了,就算只是馮保跳反,張居正也做不成事。正因如此,張居正才不得不多次包庇馮保。

不是張居正不知道其中危害,而是他深知如果沒有了馮保,他這個所謂的“吾非相,乃攝也”就不過是一句笑話。

其三,既然皇室兄弟和權臣的威脅都解除了,那麼按照中國曆代的傳統,就還剩下最後一個:外戚干政。

不過……在大明朝說外戚干政,但凡讀過五分鐘明史的人都知道是純屬搞笑。

關於這一點,首先要知道歷史上的外戚干政是怎麼形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三國之再續大漢三千年

執筆墨畫你傾城

大明元輔

雲無風

從海賊開始吃軟飯

落雨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