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3章 正國本(圓九)說服,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京兵部才管著多少衛所,他如今在九邊之中恐怕早已威名赫赫,又何必在意?”
鄭妃這話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對的是,大明如今真正能打的軍隊的確大部分集中在九邊;不對的是,南方諸省如果單論衛所多寡,那其實並不算少。
另外還有一點,單從賬面資料而言,南方衛所的兵力本身也不少。以雲南舉例,有明一朝的雲南都司所統領的衛所數量雖然各個時期有所不同,但其最多時有20衛、3御、18(守禦)所,合計共有133個千戶所,下轄衛軍約15萬人。
很顯然,如果這樣來比較的話,那麼雲南的兵力與九邊相比也不遑多讓,僅僅略低於遼東、薊鎮的十八萬,高於宣府的十三萬、大同的十二萬、山西的七萬、昌平的六萬等等。
當然,這是說的最高峰,而且朝廷清勾軍的過程中往往有不少貓膩,實際能有多少確實不好說。不過,前些年滇緬之戰結束,兵部重新清軍,將雲南兵力定為六萬四千——這次是實數。
雖然這個數額比歷史最高峰低了很多,但也能和山西、昌平等鎮持平,而且有一點不能忘了——這六萬四千是沒有包括雲南可以號令的許多土司兵馬的。
南方諸省在滇緬之戰後都進行了一次清勾軍,不過各省所轄兵力其實差別較大,有的省擁兵高達十二萬、十三萬,有的則只有兩萬。如果粗略一點來看,或者說平均一下,那大概每省有四、五萬兵力左右。
[注:這裡十二萬的是南直隸和廣西,十三萬的是浙江,但是隻有南直隸的兵力完全駐防當地保持不動,也就是不必往九邊派駐班軍。廣西、浙江等省則都需要往九邊派遣班軍,如浙江兵冊上原額十三萬,但實際在本省只有七萬八千,餘者派往九邊為班軍。]
總之粗略算下來,即便按照滇緬之戰後清軍整編的結果來看,南方諸省也有超過五十萬大軍。當然,五十多萬大軍聽起來雖然很多,實際上由於撒胡椒麵一般的廣泛分佈於整個南方,真要有事的話也挺難集中就是了。何況這些軍隊以駐屯為主,既不能算精銳野戰之軍,也不能隨便調集。
這就好比高務實在南疆的正規軍警備軍兵力差不多有三十萬,但即便不算呂宋與南洋群島,光是中南半島的面積就高達兩百萬平方公里,因此這三十萬大軍實際上也有點撒胡椒麵的意思。
當然,警備軍只是高務實的嫡系武裝,各大王國或多或少都有一部分僕從軍,再加上移鎮過來的各姓土司和高務實特許留下的幾支安南降軍等等,加在一起又有十幾萬,這才勉強算是兵力充沛。
不過即便如此,南疆方面不也一直認為京華在南洋群島的兵力太弱,多次建議新編一兩個警備軍麼?
朱翊鈞大致知道高務實在南疆的兵力,不過他卻不認為這賬要這樣算,因為他認為京華警備軍的存在是為了壓制南疆各王國,因此要與各王國的兵力進行對沖。換言之,不是三十萬加十幾萬,而應該是三十萬減十幾萬。
基於這一判斷,朱翊鈞覺得就算京華警備軍實力肯定高於南疆各王國的土著軍隊,但即使出現最壞的情況,高務實真正可以“北上”的軍隊最多也不會超過二十萬,剩下的都得留下震懾當地。
二十萬當然不少,但單論人數來說,連楊應龍當年都能拉得出來。於是,朱翊鈞認為即便考慮到警備軍可能甲堅兵利,但對大明的威脅也無非就是“焦頭爛額”一陣,絕不至於天翻地覆。
他這樣的想法也不能算錯,因為經過高務實多年的努力,現在的明軍可比原歷史上強多了,這種進步即便皇帝本人無法親見,但也可以從各種戰爭中看出端倪。
南疆各大警備軍的武器裝備雖然的確一直保持最先進狀態,但大明的主力透過這些年的努力,也基本已經實現了初步火器化,只是由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