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章 魔幻的變化,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它又是個“石頭房子”,一時半會自然還壞不了。可是,“石頭房子”畢竟不“宜居”,人之居所還是得在“木”中才合五行相生之道。

這件事最終演變成了“新法好”還是“成法好”的爭論,繼而又成為朝中實學、心學兩派的新爭議。

實學派官員例舉白玉樓建設成本之低廉、建築本身之堅固,認為推廣新式建築“利天下萬民而澤被蒼生”;心學派官員則引經據典,甚至編出一些神神道道的鬼故事,證明“石頭房子”不宜培養正氣,甚至“陰邪入室”,不利長久。

不過這卻被實學派官員抓到了小辮子,直接拿高務實作為例子,質問那些心學官員,為何高司徒沒有受到“陰邪入室”的影響?

這下倒好,雙方爭來爭去,最後那部分神神道道的心學官員只能捏著鼻子承認:高司徒一身正氣非比尋常,乃是六首狀元出身,文運通天。再加上他安南、定北、平西,三戰之下血煞無數,白虎殺伐之氣過甚,是以能抵禦這些“陰邪”。

但他們依然堅持認為不是人人都做得到這一點——天下能有幾個高司徒?就算在座諸位也有文運在身,可又有幾個能引來這白虎煞氣?

最終這事到最後高務實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合著我在土默特成了明王菩薩還不夠,在大明也要成神了?盡他M瞎說。

為了把議論的風頭扭轉回來,高務實甚至不得不把一件原本打算等兩署十一司編制完成、正式啟用之後才提起的事情提前上奏。

這一次,高務實請求皇帝取消除糧食、布帛之外的其餘五花八門的所有實物稅。

原本這事他是打算明年年初才提的,現在不得不提前了,不過事情本身的確非常重要,而且早一點也不能說很影響大局,只不過就算皇帝答應,也還得走流程並且等待兩署十一司投入工作才好辦。

此事為什麼重要?這得從朱元璋那個被後世一位叫黃仁宇的學者稱之為“洪武型財政”的制度說起。

這位學者在他的成名大作《萬曆十五年》中有不少論點並不為高務實所贊同,但高務實是個就事論事的人,他對於其作品中“洪武型財政”的相關論述基本認可。

這個“洪武型財政”是怎麼回事呢?大抵就是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對貪腐深惡痛絕,同時深諳“豬肉過手,留下層油”的官場智慧。於是他自作聰明的設計了一套以實物和徭役為主體的徵稅制度,即讓納稅人直接將物資繳納給消耗部門。朱元璋認為,這種“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制度就是最好的制度。

於是,在“洪武型財政”的組織排程下,蘇湖生產的糧食送往西北遙遠的邊疆軍營;江西煅燒的瓷器運向北方的京師宮殿;浙江編織的絲娟賞賜後宮佳麗……所有的賦稅收入直接與消耗部門掛鉤相抵,而朱元璋自己則事無鉅細的將國家各項開銷中所需物資分配給全國的縣城。

理想化的計劃經濟,往往是開歷史的倒車,最起碼唐、宋的貨幣稅又退化成了實物稅。一個消耗部門(需要使用物資的衙門單位)可能要接收數十個縣的實物,對縣城來說也同樣麻煩,比如京師宛平縣的一位知縣就曾經抱怨說,他們縣要給個朝廷27個消耗部門繳納各種實物稅,而這些林林總總的東西加起來,總價才區區2000兩銀子。

這種烏托邦式納稅制度,在高務實這個後世之人看來委實太過魔幻。他甚至記得自己過去看史籍的時候看到過,明亡前夕一位戶部尚書向皇帝上呈全國欠稅報告中,甚至列出某縣拖欠宮廷價值二十八兩白銀的蜂蜜這種瑣碎小事。

高務實對此目瞪口呆:你是堂堂戶部尚書啊!“價值二十八兩銀子的蜂蜜”這玩意,是怎麼需要勞動一位國家發改委主任兼財政部長、人民銀行行長等一系列職務的大佬惦記的?

然而事實就是如此魔幻,在大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三國之再續大漢三千年

執筆墨畫你傾城

大明元輔

雲無風

從海賊開始吃軟飯

落雨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