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章 遠東一盤棋(三),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馨之所以詫異,主要是因為此前高務實確實未曾決斷其在關原之戰後的立場,他一直以來所打定的主意,不過是確保東西軍之間的那場關原之戰必須打起來,而他和京華的具體立場,則要看關原之戰打完之後的局面再做決定。
雖然高務實當時也沒有就這個“再做決定”詳細說明,但劉馨做了他這麼一段時間的機要秘書之後,對高務實的瞭解程度顯然加深了不少。她曾站在高務實的立場上思考過這個問題,並得出了幾種推測。
所謂“視情況而論”,既然是看一場戰爭的結果,那無非只有三種局面:東勝西負、西勝東負、戰平罷手。
當然,如果非要再說細緻一些,那麼還可以各分小勝、大勝、慘勝、完勝等等,甚至連戰平罷手也可以有不同情況,諸如雙方烈戰兵疲而至終戰、糧草告罄不得不各自撤兵等等,這樣算起來的話,那可能出現的局面就很多了。
劉馨原本對關原之戰這段歷史幾乎毫無印象,她對此戰的瞭解實際上是這段時間以來聽高務實說起的。好在高務實昔年不僅是歷史愛好者,還是遊戲迷,對於這段歷史——無論政史還是軍史戰史,都還挺熟悉的,因此講得也頗細。
按照他所描述的情況來看,劉馨覺得他有一個觀點挺有道理的,那就是關原之戰德川家康的取勝本身談不上“理所當然”,那場仗的變數其實非常多。
很多人說小早川秀秋的臨陣倒戈是關原之戰最大的勝負手,這話或許沒錯,但實際上關原之戰並非一次孤立戰役,那是狹義上的說法。其實廣義上的關原之戰應該是由一連串的戰役、陰謀與反陰謀計劃交織而成的一場系列戰爭。
在這個系列戰爭之中,有很多事情其實都很偶然,甚至其中還有些稱得上離譜,如果“再來一次”,恐怕沒有人能保證它還會與原歷史上一模一樣的發展和告終。
比如說這次戰爭的直接導火索,直江兼續的《直江狀》若不是如原歷史上那樣,逐條批駁德川家康對上杉景勝之指責,甚至皮裡陽秋嘲諷家康的話,家康是否還有理由號召討伐同為五大老之一的上杉景勝?
如果沒有這個號召,那麼後來那一群實際上是豐臣秀吉家臣的所謂“武斷派大名”怎麼會大批跑去關東那邊?
而且這批人原本也未見得就是放棄豐臣而效忠德川了,甚至他們之中還有一些根本不看好家康,他們願意服從家康調遣的最主要理由說起來簡直可笑:
什麼?對面是石田三成?八嘎,那我先跟內府混了。
這個內府,是因為當時家康在日本朝廷的正式職務是內大臣,依中國唐時習俗而稱內府。順便提一嘴,日本文武官職大多數都是從唐朝照搬而去的,只是名稱上有些變化,但即便日本公卿大名內部俗稱,也可以直接用唐名來說那些職務,沒有不懂的。
而且這個“唐名”還不只是習俗,甚至稱得上是律法規定的雅稱。“唐名”本身就是日本律令制下的一些與唐朝直接相應的官職名、部門名。
公元八世紀前期,《大寶律令》、《養老律令》頒佈,整備二官八省以下職制,制定百官的職名,以唐式職名作為部署名的一種雅稱。
當時,沉醉唐風文化的藤原仲麻呂(惠美押勝)掌握政權,天平寶字二年(758年),日本將所有官職強行改為唐名——如仲麻呂自行新設的紫微中臺,就相等於皇太后宮職,稱為紫微令。
天平寶字八年仲麻呂失勢後雖回覆舊稱,但之後仍被用作於官職的別名及雅稱。奈良時代後半至平安時代由於出現各種的令外官,於是唐名再被使用。
文臣如左大臣、右大臣對應唐朝的左右僕射,大納言對應門下侍中,中納言對應門下侍郎或黃門侍郎,式部卿則對應吏部尚書,彈正對應御史等等。武將如左右衛門督對應唐朝左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