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8章 意外的困境,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系……應該算心學派。
這個情況很有意思,實學派與心學派的勢力在薊遼二鎮犬牙交錯。名義上最高的軍事主官是李松這個薊遼總督,但大明的巡撫一貫有管軍之權,而當戰事真正爆發,直接負責領軍的又是各個總兵。
這就意味著,這場仗如果現在打起來,幾乎沒有人能肯定底下的軍隊最終是奉了誰的命令在行動。有可能是制軍的命令,有可能是撫軍的命令,也有可能是總戎的命令……鬼知道下面的人到底該聽誰的。
而具體到上面提到的幾位薊遼大員,其他人倒都是老熟人了,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主要說一下順天巡撫成遜,此人還是頭一回出場露面。
成遜,字惟謙,長垣縣人。穆宗隆慶五年(1571年)辛未科進士,初授南陽知縣。因有實政,擢升吏部主事,歷官山東參議,永平兵備副使,進山西按察使。萬曆十九年九月己丑,授巡撫順天至今。
其在家鄉,有禮讓鄉親,事繼母極孝之美名,又教兩個弟弟勤學上進,鄉中士人爭相效仿。其中一弟成道,已中萬曆己卯(1579年)舉人。
長垣縣在後世屬於河南,不過在明朝卻屬於北直隸大名府,因此不算高拱、高務實的鄉黨,但成遜是隆慶五年進士,那一年的主考官是張四維。成遜拜了張四維為座師,故成為實學派一員。
既然成了實學派的一員,前首輔張四維的門生,那自然只要自己不出事,前途基本就是看好的。
看他的任職履歷也可以看得出來,他雖然剛剛為官的時候起步標準並不高,沒能留在京師而是外放知縣,但也算是實權官,並不是很差,況且他任知縣的地方是南陽縣,這就更有講究了。
南陽縣是南陽府的治所,其地屬於河南。河南啊!這一世的隆、萬時代,河南代表著著實學派的“本省”,以實學派出身而初任就被外放河南,那可是實學大佬們親信弟子才有的待遇。
而南陽(府)在漢朝時期就是發達地區,後來隨著長江流域的逐漸開發,雖然相比漢時差了一些,但其在河南而言依舊是好地方。作為南陽府治所的南陽縣,更是整個南陽府最為發達的地區,在這裡幹一任知縣,顯然是最容易“出成績”的,所以成遜“因有實政,擢升吏部主事”。
成遜在南陽縣最大的實政是什麼?是在其任內給南陽縣引進了京華水泥廠的投資,興建了京華水泥廠南陽分廠。
南陽那個地方,製造水泥的黏土、大理岩、水泥灰岩等礦產都比較充足,因此高務實讓京華水泥廠的第四個分廠設立了過去,與成遜形成了一次雙贏格局。
順便提一句,前文在說玻璃製造時寫到的亞洲最大天然鹼礦桐柏縣吳城鹼礦,也屬於南陽府轄區,其礦區離府治南陽縣僅兩百里距離。
高務實小規模開發這座鹼礦的時候,還利用了成遜在河南南部的官聲民望,使其更加順利的拿到鹼礦所屬地區的地皮——畢竟開礦可以帶動就業、創利增收,這種好處是不分古今中外都一樣共通的。
當然前提是京華這種資本式的真開礦,而不是原歷史上萬曆搞的那種太監監督、皇室開礦(即便礦稅大頭其實是商稅,但挖礦還是真有的),挖礦是添頭,壓榨甚至勒索當地富戶才是主要“盈利”。
總而言之,成遜就是在實學派一步步的“投資”下創造“實政”而被提拔起來的。當然,這不是說他本人可有可無,一地主官如果沒有能力配合,就算高務實願意投資,他也可能幹砸嘛——後世都有不少這種官員,何況十六世紀的中國?所以,沒幹砸就說明他是有能力的。
不管怎麼說,他的身份背景現在已經是很明確的了:張四維的門生、實學派的干將、高務實親自扶上馬的順天巡撫。
這樣一看,光從文官體系的角度而言,薊遼現在的情況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