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7章 日本新動向(下),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豐臣秀吉要買船,買的還是純運輸船,不需要載炮?
高務實怎麼想都覺得這事透著詭異。現在還只是萬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88年,這個時候豐臣秀吉難道就開始盤算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哦,應該是必先征服朝鮮了嗎?甚至這麼早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
高務實略一思索,在心裡否決了這個假設。雖說為政者須有長遠打算,豐臣秀吉不管怎麼說,在日本歷史上也是一代豪雄,但既然是為政者,就還有一點繞不過去:審時度勢,量體裁衣。
眼下的日本局勢,確切一點說叫做“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這裡有一個關鍵詞,就是“基本”。基本,就是大致上,換句話說也就是九十九拜都拜了,只差最後一哆嗦。
德川家康的臣服的確意味著“基本統一”,但家康的臣服本身就不是心悅誠服,更談不上納頭便拜,其實一點兒也不牢固。
很大程度上,他只是被豐臣秀吉的政治手段坑了一把,一時下不來臺,擺出個臣服的樣子來罷了。今後是否還會有其他變數,高務實認為此時的豐臣秀吉恐怕自己都不敢肯定。
況且就算家康臣服了,那也還不算全日本統一,至少關東就有些大名依舊沒有把豐臣秀吉當成“總瓢把子”看待。在解決關東問題之前,高務實認為豐臣秀吉應該不太可能就先著手準備西侵了。
只是,據高務實的記憶,豐臣秀吉一開始在解決關東問題的思路,好像是準備政治解決,後來則彷彿是因為某個意外才臨時改變決定,換上了軍事手段。可惜高務實一時之間想不起來是因為怎樣一個意外了。
不過話雖如此,高務實倒並不是認為此時的豐臣秀吉沒有打大明的主意。關於這個問題,他倒是有點印象,也就是豐臣秀吉在侵略朝鮮之前的幾年就已經對大明有了侵略之心。
眾所周知,豐臣秀吉繼承了織田信長統一日本的事業,但是並沒有遵循他的路線,而是改變策略,先與敵手德川家康和解,並與朝廷接近,以朝廷的名義征討“逆賊”——顯然這是效仿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當然這個做法也非常符合日本的現實情況。
在“基本”完成了對日本國內的統一後,豐臣秀吉對外擴張的野心便已經急劇膨脹。佔領朝鮮,成為豐臣秀吉當時最基本的方針,其當時所頒佈的一系列內政外交政策,實際上均是圍繞這一方針展開的。
當然,豐臣秀吉侵略朝鮮僅是手段,佔領唐國(豐臣秀吉語,即明朝)、稱霸亞洲,才是其最終目的。關於這一點,高務實當年就看過一系列史料,都可以提供佐證。
按照高務實的記憶,豐臣秀吉首次明確透露征服明朝野心,是在給其家臣一柳末安的朱印狀中,稱他不僅要統一日本,而且要征服唐國(明朝)。
該朱印狀只署有日期“九月三日”,未署年號。後來經巖澤願彥考證,當為日本天正十三年——也就是大明萬曆十三年,即1585年的9月3日。由於朱印狀在日本是官方檔案而非私人信函,所以也就是說,入侵中國在當時便已被豐臣秀吉提上日程。
萬曆十四年,也就是1586年,在著手準備征服九州、打擊島津氏的時候,豐臣秀吉對黑田孝高等親信大名錶示,九州征服後的下一個目標是唐國(明朝)。
當年八月五日,豐臣秀吉向諸大名發出討伐違抗“惣無事令”的“九州動員令”時,有明確表示:“征服唐國的計劃原已在考慮之中。應充分利用敲打叛逆的島津氏之良機,構建侵略態勢。”(注:原文如此。且“侵略”一詞當時在日語中不是貶義詞。)
在原歷史上的1589年,豐臣秀吉致函印度的葡萄牙總督,稱自己在實現日本全國統一後,已經制定了征服明朝的計劃。同時他還致函呂宋的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