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 幫他們一把,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次戰鬥,村上水軍共有各類船隻800艘——當然這個數字裡面有不少運輸船;九鬼嘉隆則有戰船300艘。考慮到村上水軍的戰鬥力,估計九鬼嘉隆艦隊中的戰船數量應該超過村上水軍。
不過這一戰,村上水軍發揮了焙烙火玉的優勢,還有很多棒火矢,也就是用大筒發射的大型燃燒箭矢。於是九鬼水軍戰船被焚燒殆盡,大敗而回。雖然信長依然佔據優勢,但是這場敗仗實在是太丟人了。”
劉馨忽然伸手攔了一下,問道:“容我插嘴問一句,焙烙火玉和棒火矢,還有大筒,那都是什麼東西?”
高務實道:“焙烙在日本話裡就是一種陶罐,焙烙火玉就是陶罐裡裝火藥。這個東西……你可以簡單理解為那是一種燃燒彈,雖然比較原始,但也有一定的打擊效果。這個東西的起源,據說是因為北宋時《武經總要》中對類似手榴彈狀的炸彈稱為‘鐵烙錐’,因此日本沿襲此稱呼,便成了‘焙烙玉’。
棒火矢類似於大明的火箭(這個我在本書早期提到過,大明是有火箭彈的,軍中有裝備,不過京華還在研究改進,暫未投入實戰),他們這個據說是參照中國的‘飛火神鴉’而來。雖然他們的這種武器發射距離很短,但由於他們的船隻也很小,所以在日本內部使用也還算有些效果。
至於大筒,這是日本人對火炮的稱呼,類似的就是他們把火槍稱之為鐵炮——日語中雖然有很多漢字,但他們對很多東西的描述和中國有區別。就好比我們那時候把航空母艦簡稱為航母,而他們就稱之為空母,只是說法不同罷了,本質上沒有區別。”
“哦,明白了,你繼續。”劉馨點了點頭。
“嗯……信長當時在陸上差不多可以稱得上所向無敵,結果海上輸得這麼慘,那當然不能接受。既然如此,信長就命令九鬼嘉隆建造不怕焙烙火失的戰船。
據說九鬼嘉隆想出的辦法就是在安宅船總矢倉上安裝薄鐵片,安裝了薄鐵片後的安宅船便被稱為鐵甲船。這就像是給戰船穿上盔甲,所以說九鬼的鐵甲船主要目的是防火,而增強裝甲防護其實不是主要目的——當然,這個多少也算是額外收益吧。”
高務實頓了一頓,又道:“我當年玩遊戲的時候查過相應資歷,根據《多聞院日記》記載,九鬼嘉隆的鐵甲船長度在23米左右,寬度接近13米,但是——這個資料有問題!
這樣的長寬比不符合日本造船的習慣,同樣是這部書,它同時記載了丹羽長秀建造的長55米,寬12.7米的大船。
所以後來有人認為,這裡記載的寬度應該是總矢倉的最大寬度,而不是船體寬度——當時日本船比較奇葩,它的總矢倉要比船體寬一些,因為要佈置櫓床。
不過,根據《多門院日記》的記載,鐵甲船的船長比丹羽長秀的大船要短很多,因為長寬比太小,所以航行效能不好。而這就出現了矛盾……不過這個問題我等下再說好了。”
劉馨笑道:“我隱約猜到,你可能要說鐵甲船會影響航行效能?”
“待會說,待會說。”高務實擺了擺手,繼續道:“為信長造艦這事,九鬼嘉隆負責建造了六艘鐵甲船,另外還有瀧川一益也幫忙建造了一艘。但我先要說的是兩個資料:第一個,後世考證九鬼嘉隆鐵甲船的鐵甲,主流觀點認為它只有3毫米厚;第二個,九鬼嘉隆也好,瀧川一益也罷,他們為織田信長造的軍艦,都只載炮六門——也就是大筒六門。
在這種情況下,爆發了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戰。1578年12月4日,毛利家的村上水軍600多艘戰船東進瀨戶內海,侵入大阪灣,信長的九鬼水軍再次截擊,不過這次信長就只用了這7艘鐵甲船出戰。
據說,由於鐵甲船能夠有效抗擊棒火矢和焙烙火玉的打擊,鐵炮的彈丸也無法擊穿鐵板,而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