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 南察風波(廿八)衝陣,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最好的英國長弓(榆木或紫杉木製成)還優越,外史專家得出的結論是:蒙古弓拉力至少166磅,有效射程320米,英國長弓分別為80磅和230米。
不過,有效射程並非指有效破甲射程,在著甲的明軍精銳面前,破甲是十分困難的事。別說當前的“寒鐵寶甲”,即便是棉甲也難被箭矢射穿,要不然怎麼經常有將領“身被數十箭”而不死?
蒙古重騎和輕騎使用的近戰武器都是彎刀,在阿拉伯彎刀基礎上改良而成。刀身小而輕,有很好的曲度,更符合力學理論。
“彎刀接觸敵人身體會沿著刀刃曲面滑動”,不會砍入身體而拔不出,劈到鎧甲不易被震飛,因此可以連續劈砍。輕騎兵還攜帶一種帶鉤的矛或槍,可以用鉤把敵人拉下馬。由於槍頭有鉤,刺入敵人身體不會太深,容易拔出。
隨著蒙古左翼長期被大明“貿易制裁”,其麾下的重騎兵數量日趨減少,現在甚至已經只能維持在一成左右,更加寶貴不已。
如果說輕騎兵在東亞各個時期的戰場上更多負責“遊擊”,那麼重騎兵則是破陣的專業戶,其在宋金之戰、宋蒙之戰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如今蒙古前軍全部是重騎兵,沒有鉤鐮槍配置,全部使用彎刀。
這樣的配置意味著布日哈圖沒有考慮自身傷亡,他將希望完全寄託在沖垮張萬邦部之後重騎兵對明軍造成直接殺傷之上。
而且,這批重騎兵雖然擺出了鋒矢陣,即整體雖然正面衝鋒,但區域性形成騎兵作戰典型的“斜入”。可無論如何,這樣的硬碰硬作戰,對方又有刺刀陣在,前軍重騎兵必將付出慘重代價。
此時,勇氣決定一切。
隨著火炮的暫時謝幕,明軍刺刀陣後方的三段擊開始打響。套路是一貫的套路,第一輪齊射造成了蒙古重騎兵近百人傷亡——這個資料比不上漠南和遼南那兩次,原因就在於布日哈圖前軍是有準備的,清一色使用了被甲的重騎兵。
第一輪火槍齊射由於刻意在較遠距離射擊以爭取後面能多打一輪,因此殺傷力略有不足,造成的傷亡自然不算太大。
蒙古人無動於衷,繼續向前衝擊。很快,明軍打響了第二輪齊射,這一次殺傷力就遠超第一次了,兩百多名重騎兵瞬間損失。
蒙古人依舊無動於衷,甚至吶喊得更大聲了一些,繼續向前突進。他們距離明軍刺刀陣已經只有百步之遙,對於衝陣中的騎兵而言,這點距離頂多夠明軍再打一輪齊射。
第三輪齊射毫無意外地打響,由於距離已經只有五十步左右,雙方几乎都能看清對方的眼睛,看到對方的神情。
蒙古人是狂熱中夾雜著某種憤怒,明軍是冷厲中夾雜著一些擔憂。但不論如何,第三輪齊射的效果與第二輪齊射相差無幾,又有至少兩百多名蒙古騎兵當場報銷。而且這一次,明軍能輕易看到他們身上的鎧甲被洞穿,血花四濺。
但此時,明軍的考驗才真正到了。三段擊已經打完,雖然退後的第一排火槍手已經換好了紙殼定裝彈,隨時可以繼續射擊,可是蒙古重騎兵已經衝到了刺刀陣前。
雖然這支重騎兵衝陣隊伍已經明顯比一開始變得薄弱了許多,戰前約莫兩千重騎兵,在兩輪炮火和三輪火槍齊射之後,現在可能只剩下一千掛零,可是一千重騎兵一往無前地衝殺到刺刀陣面前,刺刀陣真的能夠抵抗得住麼?
萬一抵抗不住,接下去怎麼辦?
戰場來不及思考,蒙古重騎兵現在沒有了遠端武器威脅,積壓的怒火完全釋放出來,兇猛地衝擊沒有絲毫猶豫。他們猙獰的面孔說明了他們對眼前這支明軍刻骨銘心地仇恨。
以步制騎?現在看你還怎麼制!
但他們馬上就發現,他們一心只關注明軍的火炮與火槍,卻忽視了某些“老舊武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