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 謗君案(中),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日下午,司禮監將奏疏及硃批送至六科。
“六科”即六科給事中,簡稱六科。六科之任意一科均設都給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給事中與給事中,均為從七品,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輔助皇帝處理奏章,稽察六部事務。
六科享有“科抄”、“科參”及“登出”之權。其中“登出”是指聖旨與奏章每日歸附科籍,每五日一送內閣備案,執行衙門在指定時限內奉旨處理政務,由六科核查後,五日一登出。六科還可以參與廷議、廷推,參與朝廷大政方針的制定,監督其執行。
當然,六科最為後人所熟知的大權,在於其有權封駁聖旨,近乎唐時之門下省。因此六科的諸位都給事中雖然只不過是區區正七品,但卻為世人尊為“大都諫”、“大給諫”,當然還有一個很現代化的稱呼,叫做科長。
至於六科本身,尊稱就更氣派了——鸞臺。
唐時,武則天當政,曾將中書省改為“鳳閣”,門下省改為“鸞臺”,時人以鸞臺稱六科,可見六科品級雖低而地位超然,比擬門下。
同樣是武則天時期,曾有一人說過一句極為著名的話:“不經鳳閣鸞臺,何名為敕!”
這個道理在大明亦然,雖然皇帝的聖旨、詔書都可以不經內閣、六科而直接下發到人,但那樣的聖旨在世人眼中是嚴重缺乏合法性的,也即所謂的“中旨”。理論上來說,如果當事人比較有脾氣,可以直接拒接,皇帝很難以抗旨而論其罪。
今日的硃批,其中一大半都被直接送往戶科,意味著這些硃批都是與戶部或者戶部官員有關的。
如果說此前的都察院是心學派的主陣地,那麼六科就是實學派佔優的一處戰場。這樣的佈局是高拱時代就已經奠定下來的,因為只有如此,才能使實學派在彼時朝堂全面佔優的情況下順利推行自己的施政綱領,否則聖旨都下不來,事情就不好辦了。
時至今日,時任戶科都給事中的“大都諫”是一位熟人,大名蕭良譽。其兄乃是萬曆八年三鼎甲之一、排名僅次於高務實的榜眼蕭良有。
七年時間過去,蕭良有依舊留在翰林院,繼續做他的“儲相”。而其弟蕭良譽因是當年第二甲第五十六名,雖然在此後的館選中堪堪入圍,也做了庶吉士,但散館之後很快便脫離翰林院而外任了,好在畢竟是庶吉士,依舊留京做了京官。
七年下來,他從工科給事中做到兵科左給事中,又從兵科左給事中做到戶科都給事中,終於做到了“大都諫”之一,可謂是位卑而權重。
今年是他上任大都諫的第三年,由於制度所限,大都諫不能久任,所以他也一直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的仕途將走向何方。
其實說起來,儘管六科給事中的品秩不高,只相當於地方上的知縣,但其仕途卻很廣闊,升遷也很便捷,遠非其他同級別官職所能比擬。在很多明代史料中都可以發現,不少六科給事中都是連升幾級,其中都給事中一下子從七品跳到三品的都有。當然,只到四品、五品的那也很多。
正因為仕途前景的“彈性”如此之大,當高務實履新戶部尚書之後,蕭良譽就已經打定主意,一定要好好配合,不給高務實的施政造成麻煩。
這麼做,一來是為自己的前途考慮——畢竟他和高務實本來就是同年,其兄蕭良有更是高務實的好友,兄弟二人都是實學一派,腦門上金光閃亮的刻著一個“高”字;二來也是為了報答實學派尤其是高務實對他的關照——新科進士第五年就混到大都諫,那可不是徐階舉高拱入閣那樣的順水推舟,不是誰都有這樣好命的,這背後顯然有高務實的一份力,一份大力,所以蕭良譽不能知恩不報。
不過,平心而論,蕭良譽也沒料到高務實履新第四天就會鬧出今天這樣大的風潮來,都察院那邊的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