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0章 劍指東瀛(卅五)死水起波瀾,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檻開始被打破了。
再後來,高麗被元朝打敗,成了元朝的附屬國,任由元朝擺佈。這時候開始,原先一些地位較低,不入流的譯員、醫官之類,因為和蒙古人往來密切,也被受重用,紛紛提拔至高位。
這樣一來,實際上“兩班”的範圍就大大地擴大了,原來只是些貴族能成為兩班,現在貴族們看不上的一堆人也全部變成了兩班成員,兩班就開始變得魚龍混雜了。
貴族要保持貴族的尊崇,要的就是高高在上的身份,這個身份最好是由血統確定的,是上天賦予的,不能讓別人染指。“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陳勝吳廣這種“反賊”才打出的旗號,統治者們顯然不能允許這種動搖統治階級身份基礎的情況持續存在。
於是,到了元末明初,李成桂推翻高麗建立李氏朝鮮的時候,就對兩班制度來了一個大改革。怎麼個搞法呢?
首先,就是要把鄉吏,胥吏這些身份的人從兩班中剔除出去。在貴族眼裡,這些技術官僚是沒有辦法和他們這些天皇貴胄相提並論的。
文班貴族,讀的是孔孟聖賢書,講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其他巫醫樂師白工這類的具體技術型工作的人,就不再當做兩班貴族看待。還要取消鄉吏的外邑田,制定鄉吏懲處法,設立監督鄉吏的留鄉所,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等等。
其次,是全面實行有利於兩班階層的科舉制度。一個階層要具有生命力,首先要有危機感。後世管理學上講一個鯰魚效應,說是漁夫怕捕撈上來的魚死掉,就往裡面丟幾隻亂鑽的鯰魚,讓魚都活動起來,鍛鍊鍛鍊身體,那就不容易死了。
於是,李朝也就搞了強化科舉這麼一個鯰魚,給你們這些紈絝子弟一點危機感。李朝規定,只有三品以上官員的子女才能受門蔭,其餘的人做官都要考,你們就好好讀書去吧。
但是李朝的科舉會不會像中國的科舉那樣造成社會流動,瓦解貴族政治,進入平民政治呢?那當然不會。
李氏朝鮮的科舉主要分文科、武科,雜科。其中能做大官,升入兩班的,主要就是文科。然而在文科考試中,朝廷首先在身份稽核上就設卡,鄉吏子弟參加科舉必須“四祖審查”、“兩班舉薦”,且參加文科考試還要多考“四書一經”一門,並且經過郡縣衙門同意。
而且,李朝科舉,所謂“庶孽”——也就是小妾生的兒子、二婚生的兒子、私生子這些,都不能考科舉文科,這樣就大大限制了兩班貴族規模的擴大化。所謂物以稀為貴,貴族貴族,人少,才貴得起來呀。
朝鮮的科舉對於一般的百姓看似沒有報名限制,但是寒門學子要登科及第可比同時期的大明要難得多。因為朝鮮的官學,基本上就是貴族學校。兩班子弟七八歲就入書堂,再進入漢城四學,完成生進科考試後再入成均館,在成均館修滿300個圓點(好比學時)以後,才可以參加文科考試。普通人家哪裡有條件,能和這些從小學大的官二代競爭?
這還不夠,為了保證兩班貴族的身份延續,朝鮮還搞了“別試”。正規的科舉三年一次,“別試”則時間不定,經常考前幾天突然通知。
這就很搞笑了,因為普通書生連趕到考場都來不及,考得上的基本上就是有訊息的兩班子弟。於是隨著時間推移,別試就越來越多,原歷史上的李氏王朝享國近600年(直到清末被日本吞併), 正試僅163次,別試居然有581次,其不公正可見一斑。
就這樣,朝鮮的科舉道路基本為兩班貴族壟斷。似中國這般“朝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的情形在朝鮮基本是不存在的。
李氏朝鮮就透過這樣的手段,劃出了一個相對穩定的上層統治集團,也就是兩班。李朝實質上將人分為四等:一等人就是兩班,二等人則是所謂中人(就是鄉吏等雜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