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9章 平倭(卌五)全權,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部堂自然應當無所不知!

固防朝鮮為經略職責之所在,王爺已經給本部堂專斷之權來保爾等之鄉土,爾等卻只知保全私財,全然不知國家興亡,竟還在此振振有詞、故作忠貞,委實令人不齒!

所有人速速離去,嚴格執行本部堂法令,不然必當視作有辱上國,並以妨礙軍務論罪,本經略不吝請出王命旗牌,將爾等就地正法!”

此言一出,兩班驚懼,這些人都是朝鮮的讀書人,當然分辨得出宋應昌的說辭變化。例如這次宋應昌稱呼朝鮮王李昖竟然是“王爺”而不是“朝鮮國王”、“朝鮮大王”、“朝鮮王”,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把李昖的“朝鮮國王”頭銜當做大明國內的王爵看待了!

另外,宋應昌又說李昖“已經給本部堂專斷之權”,這話又是從何說起,我們怎麼都不知道還有這事兒?

誠惶誠恐、戰戰兢兢地退出經略衙門後,朝鮮兩班只覺得氣不打一處來,便吵吵嚷嚷地立刻轉道王宮,向朝鮮王李昖控訴。李昖也沒料到宋應昌抵達平壤的第一天就鬧出這麼大的陣仗,不得已召集朝會,並請宋應昌出席。

李昖問道:“宋經略,是否是現在軍糧不足才需要捐糧?有不少人來向寡人聲討經略,但寡人不知細情,還請宋經略能如實相告。”

宋應昌平靜地道:“殿下,本部堂奉天子聖旨,以平倭經略身份負責朝鮮軍務,自然要對朝鮮防務負完全之責。正因如此,本部堂必須對朝鮮所有的軍械、糧草、兵力等了如指掌方能統籌排程,部署禦敵。

眼下我大明出兵十萬,但朝鮮官軍很大一部分要麼崩潰、要麼失聯,剩餘尚在掌握的不過數萬。日軍原駐釜山數萬,此番又調十四萬來犯,因此若論雙方兵力,恐怕仍是敵眾我寡。

倭寇兵力雄厚,下三道已為其所佔據,我方援軍方至平壤,而軍需糧草尚未完全抵達,因此很難趕往漢陽一線阻敵,必須在平壤做長期戰爭之準備。如此一來,當前的軍糧是不足以支撐的。

倭寇現在正進逼漢陽,我兵部(大明)職方司做過詳細推演,認為朝鮮目前不可能守住漢陽,故兵部知會本部堂,當前的首要目標是確保平壤萬無一失。為保平壤萬無一失,更需有足夠的糧食來保障軍、民供應,所以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徵收捐糧都已勢在必行。”

左議政金應南問道:“既便如此,為何士紳與百姓皆一體捐糧,但卻只有百姓得以升官免役?更何況升官免役茲事體大,若然如此行事,戰亂過後朝廷勢必混亂。

另外,兩班士紳本對朝廷多有貢獻,也為支援改革犧牲許多,都做出了應有的奉獻……殿下,臣只怕將來或會引發禍事。”金應南說完,兩班紛紛附和。

宋應昌則冷然看了金應南一眼,厲聲責問道:“左相此言實為混淆是非!據我所知,朝鮮士紳原本便享有特權,族中家中之存糧遠非尋常百姓人家可比,現在卻來跟百姓爭升官免役,簡直是笑話。

升官免役能在國難之中聚攏民心,民心不散則家國不亡。你們一個個也算飽讀詩書,難道會不知這其中的道理?我看並非不知道理,而是平日倚仗權勢、作威作福慣了,早已忘記了我中原先賢和你們自家祖宗的訓誡!”

伊鬥壽突然附議宋應昌,道:“經略所言言之有理,國難之時就該聚集全部力量,這樣才能克服。兩班、儒生、百姓都是國家之基石,捐糧理所應當。至於升官免役,在這之前無論是獎賞義兵,還是領相所做出的的改革政令其實都有涉及,我認為只要堅持下去,定有能激勵民心之效。”

李德馨也隨即附議,道:“殿下,臣也贊同宋經略所言。臣還以為,也應分定各自的捐糧數目。例如百姓各家存糧不一,與兩班相比更是天壤之別,不可一概而徵,否則反而會有逼反百姓之隱患。臣等願作表率,捐糧共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三國之再續大漢三千年

執筆墨畫你傾城

大明元輔

雲無風

從海賊開始吃軟飯

落雨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