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9章 平倭(三),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而此次平壤之戰前,李如松為防止搶割首級而貽誤戰機,特令爭割首級者斬,可惜這道命令貫徹不嚴。
當時南軍在前、北軍在後,導致戰時南軍先登力戰,而北軍反而多得首級。這也還罷了,偏偏首登之功還莫名其妙的歸了北軍,與此前對南軍的承諾截然相反。
這下子可就大事不妙了,南軍戚金、吳惟忠、駱尚志等將領均指責李如松偏袒北軍,謊報戰功。南軍兵卒更是怨氣沖天,與北軍時有爭吵,甚至這爭吵還有愈演愈烈之勢。
宋應昌因此向李如松問道:“明明是南兵率先登城奪旗,祖承訓豈會不知?各處城門乃至牡丹峰血戰,皆是南兵衝鋒在前,拼死力戰,可戰功為何全報北兵之功?”
李如鬆解釋道:“經略容秉,據末將所知,先破城者應是由楊元下令所部炮擊,洞開七星門而致,至於南兵先行登城倒是確有其事,但先進城者實為北軍。
其實細論起來,箇中詳情眾說紛紜,各執一詞,末將只得記各有登城之功,而將首功歸於下令開炮的楊元。且我大明以首級記功,如今首級多為北軍所得,末將只得如此,請經略明察。”
宋應昌表示不同意,道:“戰前你曾立下嚴令,爭割首級者斬,但軍令不得執行,卻導致這種局面,你身為提督顏面盡失,又被夾於其中左右不得。此事南兵多受冤屈,為安定軍心,應細查此事,重新定功。”
李如松勸道:“經臺,末將擔心的是,眼下全軍中北兵眾多,事已至此,若又重新定功,南軍是否領情尚未可知,而恐怕反而又引起北軍怨氣。經臺也知道,北軍各級將官多屬將門世家,易牽動邊疆大員……是否能暫緩行事,至少等收復漢陽之後再說?”
宋應昌見李如松談起北軍影響,便答道:“南軍兵力亦不在少數,且南兵深知倭寇戰法習性,兼之火炮眾多,是漢陽一戰不可或缺之力。
李提督,南北兩軍都深為皇上所倚重,也都……都曾經在高閣老帳下效力,何況當初南軍還曾訓練北軍呢。此事我自有主張,你繼續休整練兵,等待軍令吧。”李如松雖然擔心事情不可收拾,但也只能領命。
李如松的脾氣這次忽然小了嗎?那倒也不是,主要問題在於宋應昌背後其實就是高務實——宋應昌雖然是仁和人(屬杭州府),但卻並非心學派人士,原因很簡單:他是嘉靖四十四年進士,座師是高拱。
當然話說回來,要不是因為這層關係,在朝廷如今的局面下,他恐怕也混不到兵部侍郎的位置上去,畢竟兵部現在幾乎是實學派中高黨的自留地了。
聽聞平壤大勝,朝鮮王李昖大喜若狂,下來大擺慶功宴犒賞明軍,柳成龍奉命出席恭賀。席間,李如松不知何故,忽然要求柳成龍向其跪拜並敬酒。
敬酒本來沒什麼問題,幫了這麼大的忙,柳成龍哪怕代表朝鮮王李昖給李如松敬酒,那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是正常禮數。然而問題在於李如松要求他跪拜敬酒,並且李如松此刻端坐於正北。
這就問題很大了,柳成龍大為驚愕,甚至一時失語,李德馨也立刻反應過來,連忙站出來指責道:“這是什麼禮數,北面敬酒是臣子敬奉君主之禮,提督此舉所為何意?!”
馬棟立刻起身道:“大明為朝鮮上國,我軍千里迢迢為爾等驅逐倭寇,恩同再造,莫非受不得爾等一杯酒?”
李德馨回辯道:“將軍此言差矣!李提督是上國大帥,卻非上國使節,並不能代表皇帝陛下,無論如何功勳恩厚,也不可與君主相提並論,只能居於東位。諸位此等要求,是在藐視朝鮮王室及朝廷!”
祖承訓嘲諷道:“究竟是誰救了即將滅亡的朝鮮王室和朝廷?若我大明不發援兵,這遭受藐視的王室和朝廷還能存在麼?”
李如松輕哼一聲,再次問柳成龍是否可以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