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章 伐元(十九)道阻且長,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冊以明朝的戶口為主,魚鱗圖冊以土地為綱,兩冊互相印證,互為補充。這兩冊起著一經一緯的作用,如同一張經緯編織成的一張大網,把老百姓的人口和土地全部網羅其中。
所以簡單的說,黃冊以戶口為主,魚鱗圖冊以土地為綱,兩冊互相印證,也互為補充。這兩冊起著一經一緯的作用,如同一張經緯編織成的一張大網,把大明的人口和土地全部網羅其中。
按理說既然如此,高務實或者說戶部按照黃冊和魚鱗圖冊,就完全可以得到各省相對準確的儲糧才對。畢竟,在農業科技沒有什麼明顯躍升的時代,排除遭遇大災之年,糧食產量基本上是比較穩定的。
與此同時,朝廷收取糧稅的額度也比較穩定,那麼地方上能留存的部分當然也可以推算。再加上糧食不是金銀,它是有存放期限的,這也可以計算,因此總的來說,地方上的存糧在戶部這邊至少應該有一個雖然寬泛但大致上能夠肯定的資料。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明朝初期,這兩冊制度在朱元璋嚴格調查的基礎上制定下來,也確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地方上主管冊務的官吏就開始貪汙舞弊,豪強地主也隱瞞戶口及土地。
比如洪武二十四年,黃冊上登記的全國土地總面積為頃,而到了孝宗時期的弘治十五年,黃冊上的土地總面積居然就只剩下了頃。全國土地(耕地)面積在短短百年間居然能縮水一半還多,荒不荒謬?這是遭遇了大範圍核打擊嗎?
而人口的隱漏程度也和土地一樣嚴重,洪武二十六年時,全國丁口(成年男性)已經達到6054萬之多,而大明安享太平百年之後的弘治四年,黃冊上登記的丁口反而減少至5328萬。怎麼著,難道封建時代的大明已經發達到能夠產生人口陷阱的程度了?
顯然不可能,經過百年的和平歲月,而且還增加了一些邊遠地區的黃冊,總人口數不增反減,可想而知的是黃冊上人口的脫漏之多。
所以在原歷史上到了明朝後期,黃冊乾脆完全喪失了作用,幾近為廢紙。地方上的官吏為圖省事,往往把舊本上的人口姓名和地產照抄照搬,十年復十年,有些地方編制的黃冊和數十年前一模一樣。
於是黃冊中的百歲老人竟然大批出現。因此到了明朝末年,有人以“人多百歲之老,產竟世守之業”來諷刺黃冊的荒誕無稽。
更有甚者,有的官員還事先預製黃冊,到“大造”之年往上一交就算完成任務。結果到了韃清初年,竟然發現有的地方已經預製好崇禎二十四年的黃冊——明朝可是亡於崇禎十七年啊!
不過,原歷史上張居正清丈田畝主要是功利性的,魚鱗圖冊上增加了一些原先漏計的土地便算了事,也沒和黃冊掛鉤。而這一世的實學派清丈田畝,到底比張居正幹得稍微深入一些,除了找出一些瞞報的田地,也整理了一些過於誇張的黃冊。
然而正如之前說過的,實學派清丈田畝發現問題最大的兩個省,是湖廣和山東,因此黃冊的校正也以這兩省為主。[注:湖廣、山東的瞞報有很大原因是軍屯瞞報,其中湖廣還是大明最重要的商品糧產區,洞庭湖平原帶取代了已經經濟作物化的長三角平原帶。]
這樣一來,高務實手裡能比較準確掌握的地方儲糧裡頭也沒有四川,再加上他此前清查倉儲也只是清查戶部倉儲,還未深入涉及地方,於是他對四川的存糧照樣兩眼一抹黑。現在見劉綎信中這樣一說,頓時心中一咯噔,暗道大事不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古代戰爭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高務實為了伐元,在京師一線提前兩三年就積極存糧,但卻忘了平定播州之亂也得提前存糧這麼大一件事。他給劉綎著重加強了軍備,卻忘了給平叛大軍提前儲存糧草,此刻不禁萬分懊悔。
不過,他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