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章 伐元(卅三)決心,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便大軍出塞與察哈爾騎兵野戰,料那圖們也不敢再試空心方陣之威。

然而大軍出塞之難,不在於戰則必勝,而在於難以久駐。頗遊戎,我且問你,數年前經臺收復大寧,若彼時沒有脫脫領軍來衛護大寧南線糧道,那大寧城能駐守近兩萬大軍麼?

大寧周邊既無田地,也無邊牆,我官軍駐守大寧,總不能也靠放牧為生吧?由喜峰口至大寧足有三百餘里,皆是塞北山林、草原,若是騎兵不濟,這大寧城總有一次被斷了後路,如百餘年前一般只能放棄……”

頗貴忍不住打斷道:“所以我說騎兵不僅得有,還得首先能保持不敗。”

“頗遊戎莫急,我還只說了一半呢。”徐龍接著道:“我朝廷為控制大寧,已經需要花費許多。倘要覆滅殘元,將察哈爾徹底逐出左翼草原,若只能不斷修城、逐次推進,那你說朝廷得修多少座塞上堅城,最後才能形成合力,逼得察哈爾退走?”

這一條的確很關鍵,頗貴聽完也一時語塞。高務實聽了這話也不禁心中在點頭,暗道:若以不斷築城而拉出防線,甚至這防線還要逐步外擴,直到把察哈爾人逼出左翼草原……那這工程前前後後沒有二十年恐怕都搞不定。

而且這個思路讓高務實覺得很像是孫承宗的堡壘策略提前了,這就大可不必。孫承宗當時搞堡壘策略是有前提的,很大程度上是形勢所迫。

什麼形勢呢?就是那時候的明軍在野戰中已經完全不是後金的對手,只要拉出去野戰,動不動就給你來個望風而潰。

這種情況下還野戰個鬼啊,再浪下去最後一點能戰之力都要揮霍一空,軍心也只能更加不可收拾。所以在當時而言,能夠依靠堅城守得住防線就很不錯了。

而像孫承宗那樣透過國家的生產力優勢,強行偷偷摸摸搶修建城,繼而逐堡推進、收復失地,那已經是在最艱難的條件下還能堅持反攻、堅持進取的極少數棟樑了。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所謂“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話說起來容易,事做起來卻是何等艱難!

然而,經過了實學派長達二十年的改革,眼下的大明與孫承宗督師薊遼時的大明,面對局面可是大不相同。且不說察哈爾人的主要作戰方式和後金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就說雙方在野戰中的表現也完全迥異。

現在的大明並不怕和察哈爾人野戰,甚至在高務實和許多將領心目中都恨不得察哈爾集中兵力來和大明打個大決戰,一戰定乾坤才好。這種思路和原歷史中丟失遼東之後的明軍完全相反,體現出的戰略格局自然也是徹底的南轅北轍。

我野戰打不過,而我又想收復失地,那隻好憑藉國力優勢逐堡推進。這樣做花費雖然巨大,時耗雖然極長,可是沒辦法啊,不如此根本沒戲。

我野戰打得過,目的是把你驅逐出一片大草原,修城堡顯然就太傻。我肯定希望能找到辦法一戰打崩敵人,最好來個全殲,從此便一了百了。

高務實聽到這裡,已經完全明白頗貴和徐龍的矛盾所在,他們看似是在爭戰術,其實是在爭戰略。

頗貴不認為大明有機會一戰定乾坤,因為察哈爾人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劣勢所在,索性不管這些劣勢而開始繼續強化其優勢。他們的目的就是堅持“打不過跑得過”,但始終保持在和大明“打著”,根本意圖就是在戰略上和大明耗。

你大明國力雖強,卻也總不能一直在草原上堆幾十萬大軍和我耗。不管我怎麼跑,反正只要你退走,我就再回來,看我氣不死你。

而徐龍作為漢將,更懂得分析朝廷——或者乾脆就說高務實——近年來的佈置。高司徒在沒有成為戶部尚書之前就忙著多方推動為朝廷增收,把大明的野戰騎兵從不到十萬大幅擴編,直到如今幾乎翻了一番。

這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三國之再續大漢三千年

執筆墨畫你傾城

大明元輔

雲無風

從海賊開始吃軟飯

落雨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