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錄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章 意外收穫,末日生存日記錄索本傳,bilibili錄製,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051年8月23日,晨光初現,科研團隊的成員們圍繞在作戰中心的電子地圖前,昨日所做的每個決策現在都顯得至關重要。他們透過連夜工作,成功地從一塊回收的跟蹤器中提取出鐵牛的訊號頻率,一項技術突破使遙遠的危險變得觸手可及。

這是他們的獨家優勢——擁有先進的技術制高點。為了確保資訊收集的安全和隱蔽性,他們決定派出了第四代機械寵物夜鶯。這款夜鶯採用了最新的隱形技術,動力系統靜音而高效,完全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甚至它的外表也被設計得與自然夜鶯鳥無異,以至於能完美融入這片荒野。

隨著科研團隊的嚴密計劃,夜鶯們接到指令,一群群展開翅膀離開科研中心,它們被程式設計為實行群體飛行,既有群體的力量又不失個體的靈活多變。夜鶯們憑藉著它們內建的先進感測器,快速鎖定鐵牛礦車的位置,開始了緊密監視。

在夜鶯的眼中,每一次鐵牛礦車的活動都被詳細記錄,從它們挖掘的路線,到停留的週期,無一漏過。科研團隊透過夜鶯的實時回傳影象,分析出了鐵牛礦車的作業模式,同時也對那些雄鷹集團士兵的行動模式有了初步的理解。此外,夜鶯還發回了周邊環境種種細節的情報,甚至包括了士兵們交換的每一句對話。

隨著情報的不斷深入,科研團隊開始謹慎地規劃他們的下一步行動。每一條收集到的資訊都像是拼圖中的一小塊,讓整個局勢漸漸變得清晰。未來之路仍充滿未知與挑戰,但至少現在,他們有了一張明確的行動藍圖。而這一切,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確保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能夠掌握主動權。在深入的觀察與分析後,科研團隊對鐵牛礦車的工作機制有了新的認識。原來,鐵牛並非簡單的運輸裝置,而是一個高度自主的仿生機器。它的設計理念與我們的機械戰士不謀而合,同樣採用了仿生技術,將自然界生物的特性與機械設計完美結合。

鐵牛的外觀設計模仿了牛的形態,但其行為卻更類似於獵犬。它擁有一套先進的感測系統,能夠偵測到礦物質的微小變化,就像獵犬嗅探獵物那樣,透過“嗅”礦石的特有“氣味”來精準定位礦物質的位置。這種定位方式在複雜的採礦區域尤為有效,能夠在混亂的環境中快速尋找到目標。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鐵牛擁有一種特殊的吸收機制。透過位於前端的牛嘴形狀的裝置,它不僅可以吸納小塊礦石,而且能將被廢棄的建築碎片中的金屬元素等物質一併吸收。這些物質被搬入鐵牛內部的儲存箱,部分還可以被其所轉化,為鐵牛自身提供能源補給。

鐵牛的這種自養機能進一步展現了其高度自我維持和操作的能力,這不僅減少了對外部能源供應的依賴,也極大提高了其在極端環境下的生存能力。團隊深感這種設計的先進性和實用價值,決定對鐵牛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希望能將其技術應用於未來的機械戰士之中,為科技前進的大潮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2051年8月25日,裝置和人員都做好了準備。我們的科研團隊將觀察到的情報和資料匯總後,向寄生蟲排程員展示了鐵牛的行為模式和能力。排程員靜靜地聽著,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彙報結束後,他沒有立即作出回應。而是轉過身,召集了幾位寄生蟲頭領進行了私下的討論。會議持續了一段時間,我們只能在一旁等待,心中充滿了期待與緊張。

終於,排程員回來了。他的表情深不可測,但我們能感覺到一股決心。他告訴我們,他們已經做出決定:將出動一支規模更大的部隊去應對鐵牛。他們認識到,如果能夠成功打敗一頭鐵牛,不僅能夠為我們的科研實驗提供寶貴的新技術,還可以收集到一些珍貴的物資。

我們整裝待發,心中清楚這將不是一場簡單的戰鬥,鐵牛轉化殘垣斷壁為能源的能力不同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系統提前了三千年

別太荒謬

與我摘星辰

六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