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的生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國的反應——其他國家2,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長,安安的生活,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牛津大學沒有出力倒是讓劍橋大學十分開心,之前還擔心科技小鎮誰說了算,現在這個擔心完全沒有必要。英國和美國有很大不同,美國境內有很多知名度和實力超凡的企業,高校不可能在如此重大專案中佔據主導。英國境內可沒有那麼強悍的企業存在,至少沒有能夠服眾的企業;這就使得高校必然會在科技小鎮中佔據主導地位。

英國境內最好的大學無外乎牛津和劍橋,現在牛津方面主動退讓。劍橋肯定會有更多話語權,英國的科技小鎮應該命名為劍橋小鎮更為合適,這是劍橋大學領導的真實想法。

英國人有一點還比較好,那就是知道自身實力。只計劃建設一個科技小鎮,再多即使有資金也沒有那麼多企業和高校入駐;可是在選址上又發生了矛盾。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

科技小鎮的建立可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地經濟與科技發展,最理想的選擇還是建設在英格蘭境內,相比起經常鬧獨立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還是英格蘭更值得相信。威爾士雖然比較聽話,可是土地面子實在是太小,而且地理位置也不是很合適。

建設在英格蘭境內很快達成共識,在怎麼說大英帝國真正掌握權力的還是英格蘭人。最理想的選擇就是倫敦,可是倫敦已經沒有多餘的土地規劃,想要在倫敦城建設科技小鎮根本行不通。

英國人對於保護私人財產這一塊做的非常到位,有幾十款法律條文都是在強調私人財產問題。現在看來只能把科技小鎮選在利物浦或曼徹斯特。

可這又會挑起另一個矛盾,那就是兩個城市之間的矛盾。而且還是幾個世界的矛盾,這兩個候城市都不會退讓,畢竟誰都輸不起。

利物浦在18世紀達到了城市發展的頂峰:這裡曾是僅次於倫敦的英國第二大城市,依靠並不光彩的奴隸貿易,一舉成為歐洲第二大港口(第一為阿姆斯特丹)。這裡誕生了不列顛的第一個船塢。19世紀初,40%的世界貿易均透過利物浦船塢完成。

阿爾伯特港是當年利物浦重要的港口,英國工業革命前後與世界各地貿易以及奴隸販賣都與這個港口有著密切的聯絡。

不過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恪守傳統貿易的利物浦掉了隊,而距利物浦僅40餘公里的曼徹斯特卻躬逢其盛,依靠以“珍妮機”為代表的紡織業成為了英國新工業中心。

由於利物浦是原料出口大市,曼徹斯特的許多工業必須依靠默西河的傳輸,這讓曼市人一方面慨嘆傳輸成本的高昂,一方面暗自開發專為自己服務的運河。

19世紀末,曼徹斯特運河開通,綿延58公里,從東哈萊姆通往曼徹斯特,完美地讓所行船隻繞開了利物浦碼頭。

利物浦人自感尊嚴受到侵犯,用嘲笑的口吻攻擊曼徹斯特人,說他們是隻懂製造業的“藍領老土”。曼徹斯特人用“Scousers”這樣的稱呼來定義利物浦人,暗諷利物浦人以“scouse”(煎牛肉)為食,整座城市的氣質粗鄙不堪。

兩座城市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彼此角力,造就了史上最佳雙城記劇本:一條運河引發的罵戰。

時間進入到20世紀,兩個城市又因為足球使得矛盾加劇。現在突然之間又加上了科技小鎮的選址,讓英國高層十分頭疼。

這兩個候選城市一下子把英國高層定位一個科技小鎮的計劃打亂,兩個城市可以說是互不相讓。而且兩個城市國會得票以及自身實力可都差不多;最後沒有辦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分別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秘老公又醋了

龍捲卷

四合院我何雨水開局上吊

超狂的蚊子

次元意境

裁縫大朝奉

財富的戰爭

瘋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