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的生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圖窮匕見9,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長,安安的生活,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蘭島。公元432年,聖帕特里克到此傳播基督教及羅馬文化。1171年英王亨利二世確立對愛爾蘭統治權;1541年起英王成為愛爾蘭國王。1800年簽訂愛英同盟條約,成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被英國完全吞併。
1916年都柏林爆發抗英的復活節起義。隨著愛爾蘭民族獨立運動高漲,英國政府同愛爾蘭於1921年12月簽訂了英愛條約,允許愛爾蘭南部26個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權。北部6郡仍歸英國。1937年,愛爾蘭憲法宣佈自由邦為共和國,但仍留在英聯邦內。
1948年12月21日,愛爾蘭議會透過法律,宣佈脫離英聯邦。1949年4月18日,英承認愛獨立,但拒絕歸還北部6郡。愛爾蘭獨立後,愛爾蘭歷屆政府均把實現南北愛爾蘭統一作為既定政策。
愛爾蘭的原住民,即凱爾特人,與英格蘭人之間長期存在矛盾。當英國發生內戰時,凱爾特人暗中支援反對黨。當英國與歐洲發生戰爭時,凱爾特人更是與英國的敵人合作。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要脫離英國統治。
相比起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也就威爾士還算聽話;自從加入英國後一直老實本分,幾乎不鬧獨立;即使如今的英國早已風光不再,威爾士還是願意留在英國。
從1277年英格蘭與威爾士之間爆發決定國運戰爭之後。威爾士人便在也沒有了脾氣;確切來講是失去了鬧獨立的血性和本錢。
當時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率領大軍攻入威爾士;經過7年浴血奮戰,威爾士人被擊敗;英格蘭人徹底征服了威爾士。
英格蘭人征服威爾士之後,組建了威爾士公國;威爾士公國領主則被稱為威爾士親王。每一任英格蘭國王都會讓長子成為威爾士親王。威爾士親王也成了英國王儲的同義詞。雖然在15世紀,出現了一位名叫歐文-格蘭道爾的威爾士人;因不滿英格蘭國王統治而自封為威爾士親王,但他很快就被英格蘭軍隊所消滅。
到了1536年,雙方透過了《聯合法案》,英格蘭和威爾士正式合併為一個國家,也就是現今英國的雛形。威爾士成了不列顛島上第一個被英格蘭吞併的國家,與英格蘭之間也開始了長達幾百年的水乳交融。
由於威爾士是第一個被英格蘭吞併的國家,因此英格蘭對威爾士的同化也是非常徹底。自從威爾士和英格蘭合併之後,大量英格蘭人移居到威爾士生活;同樣也有很多威爾士人前往英格蘭去謀求更好發展,雙方之間人員往來十分密切。
大英帝國強盛,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或許會臣服;最多在下面搞一些小動作。一旦戰敗,那麼不好意思;內部必將不會安寧。
屆時英國國債會誰來兌付,可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英格蘭繼承英國全部資產,那麼債務也必須由他們承擔。可威爾士人又不傻,本來生活很好;此刻莫名其妙揹負如鉅額債務,即便脾氣再好,也要跟你鬧一鬧。
如果英格蘭不承認國債,國際信譽將會一落千丈;未來想要獲得信任,幾乎不可能。
真到那個時候英格蘭勢必會變成孤家寡人,很可能淪為三流國家。
這些都是現實問題,誰都無法逃避;王室與唐寧街十號正是看到問題所在,才要將大英帝國強勢一面展現出來。
衛奕信笑著說道:“學弟不要謙虛,有些人天生就具備自學能力;顯然學弟就是其中佼佼者。此刻不用將我看成香江總督,就當是一個老學長,同你這位學弟一起探討問題而已。”
話說得的確很客氣,但包子軒又不傻;當然知道老小子想要表達什麼。
無外乎是透過他,將大英帝國英勇一面講出來;進而推銷國債。
都是超級大亨,多少清楚所謂大英帝國是什麼情況;甚至很多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