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60 章,在北宋當陪房,金鵝,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青春,不是那什麼都不懂的瓜秧子,她被杜奶媽羞辱,二姐為她出頭的這份情誼,春桃記下了。
她嘴上不會說什麼好聽的話,打這之後,私底下對二姐更加親厚,這都是後話,暫且不表。
末伏未過,張姨媽一行人便回了汴梁,元孃的苦日子剛到頭,馮氏就和吳相公商量,想把她送到她外祖馮家。
張姨媽說的話雖不好聽,但也實在,元孃的其他地方都好,但遠不如汴梁的娘子有見識,況且還不會打馬球,要知道,汴梁的郎君,小娘子,多以此為樂。
馮氏已經給孃家去了信,另一封與她嫂嫂,隨信一起的還有份重禮,她嫂嫂出身比她高,論規矩,見識,是她馮氏不能比的。
要是能由她教元娘,日後元娘嫁到范家,和妯娌相處,去外面參加宴席,和上等人家的娘子往來,不至於露怯,讓人恥笑了去。
吳家,因著吳相公是知州,沂州找不到比他官位更大的人,下面想與他家結親的人,不知有多少,看似風光,可到了汴梁的上等人家眼裡,小官而已。
就如同吳相公這個知州管著下面的五個縣,手底下有五個縣令,其中一個縣令手下的無名小吏。
可惜沂州只有五個縣,有的州,十幾個縣,更貼切些,他一個知州相公,想來也不識得小吏。
汴梁的上等人家,瞧不起下等人家,下等人家,瞧不起比他們地位還往下的,和京官瞧不起地方官一樣。
元娘是在七月初八走的,連中秋都未在家裡過,外祖家再好也不比自個家,馮氏給她帶了兩車的箱籠,送給外祖家表姊妹,表兄弟,舅舅,舅母,外祖,外母的禮物,都單獨裝了兩
() 個箱子。
馮氏背地裡,又貼補了她不少銀錢,讓她拿著傍身,到了那邊的家裡,打賞丫頭婆子是少不了的。
元娘走後,馮氏把心思放在了次女身上,外出赴宴會帶著她一道去,外面的官娘子嗅到味,都讓自家官人帶著家裡的小郎君,往吳相公跟前湊。
馮氏對次女的婚事期望不高,從她給她備的嫁妝中就能看出來,三姑娘出門子赴席,一向是春桃跟在她身邊。
席上的官娘子們說話含蓄隱晦,可春桃能聽出來,什麼縣令之子,參軍娘子兄弟的兒子……都是些下媒。
唯獨兩個媒茬除外,一個是東平府徐州通判次子,另外一個是,襄陽府鄧州知州的嫡子,不過這個嫡子,是填房生的。
襄陽府的郎君有功名在身,年歲上比三姑娘大的多,東平府倒是隻比三姑娘大兩歲。
“上媒不是沒有,娘子的姐姐嫁到了大名府,聽人說,家裡的官位比咱家高,大名府又是好地方,要是娘子去幫三姑娘爭一把多好。”
春桃得了一碟揚州粽子和兩個青皮石榴,把梁堇叫來屋裡一起吃,粽子裡面用的是高糯米,用箬葉包著,塞的有一塊鹹肉,米都盡數化了,吃起來,滑膩鮮香。
“姐姐,這樣的話,你可不要在三姑娘跟前說。”
馮娘子再偏心,也會為三姑娘尋個差不多的人家,至於她為何沒有給大名府的姐姐寫信,讓她幫著尋,這就不可而知了。
三姑娘要是聽到春桃這樣說,只怕會心裡難過。
“我只在你面前說……”春桃還欲說什麼,瞅見一個屋子裡的墜兒回來了,便閉上了嘴。
墜兒見二姐在屋裡和春桃倆人吃粽子,笑道:“二姐,原來你在這,我去灶屋尋你沒尋到。”說著,她走了過來,見銅碟上還剩個粽子,想吃卻不明說,
“我說姑娘屋裡的那碟揚州粽子哪去了,原來是被春桃你得了去。”
如今不是端午節前後,粽子不易得,三姑娘愛吃甜粽,不愛吃鹹的,就把灶房送來的一碟都與了春桃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