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六八章 袁紹服了,影視世界從藥神開始,楞個哩嗝楞,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王言的突襲,目的在於試探。
“子遠不妨直言,王賊為何試探,其意究竟為何?”有謀士不住的問出了聲。
傲然的瞥了那人一眼,許攸說道:“近二年主公西征張燕,東伐泰山賊,有甲兵三十萬。王賊興兵,意在試探我軍戰力。此其一也。其二便在於我等安心發展,未有大戰,曹操、袁術皆積蓄力量,當今大爭之時,未免太過安寧。王賊之意,便是驅我等興兵南下,此賊雄踞北方,可收漁利耳。”
許攸說的很有道理,事實上想到的也不止許攸一個,不過是這一次許攸表現出來罷了。這一屋子人,除了武將以外,全都是有智慧的。在收到了戰事的訊息之後,他們就已經想了很多。
袁紹想明白了其中緣由,不禁攥緊了拳頭。因為這實在是太屈辱了,他坐擁三十萬大軍,王言竟然要趕他南下?不過再一想到王言六千多士兵,打他一萬多人的事兒,倒也放鬆了一些。畢竟麴義也是能打的將領,帶兵也有一手,要不然也不會被他派過去防守,這是重任了,卻還是被黃忠一戰擊潰。
而且他也有了解,雖是突襲,但卻沒有夜襲,麴義也是整軍對戰的,而且他們還是據軍營而戰。這是正經的野戰,正經的硬碰硬,代表的也就是軍隊硬實力的差距。
看著袁紹生氣不說話,下方的審配說道:“主公,為今之計,當速遣一部兵馬馳援高陽。觀王賊用兵,其下高陽必按兵不動,以待我之動向,故而棄高陽,於高陽城外據守亦可。”
“正南所言甚是,主公,無論如何,必先發兵阻敵。若無攔阻,其必長驅直入,來攻高邑。北上、南下,主公更當決斷。王賊欲迫我南下,使諸侯相爭,若主公按兵不動,一者失銳氣,二者難保王賊不會大舉興兵攻我。”
這話是沮授說的,官渡之時屢屢獻計,袁紹不納,還要砍了他,官渡戰後被老曹砍了。
沮授的話說出來,這就亂了套。無外乎就是北上、南下兩個選擇,一幫子文臣武將嗡嗡嗡各有各的說法。
有的認為三十萬大軍在手,王賊還要防備草原、韓遂,牽扯了一部分兵力,這邊能調動的軍隊也就是七八萬人。而且他們可以拉上張楊,綁上孔融一起打,能湊出來四十萬大軍。如此紙面上對比一番,不管怎麼看,都是他們贏。
另一部分偏向南下的人自然也有說法。王賊曾經在遼東昌黎、玄菟兩戰都是五千打兩萬。在有記錄的戰鬥中,王賊無一敗績。經營遼東九年,草原六年多,幽州兩年多,人口三百萬,實實在在的兵強馬壯。
若果真交戰,一月之內王賊可調兵六七萬參與戰鬥,兩個月還可以再調集五萬,三個月之後盡起大軍,也有三十萬的兵力。如果戰事拖延,想投降都沒機會。畢竟王言大軍已經徵召,絕不可能再將這些人送回去,不想打也得打,那時候他們就完了。
相對來說,三十萬大軍,留下十萬兵馬看家,王言安於發展內政,更要坐收漁利,一定不會南下,他們發二十萬大軍行動。先吞了青州,再謀兗州、徐州。一路打到長江以北地區,如此以更強大的力量,回過頭來再攻打王賊。
顯然,相比起來似乎是遂了王賊的意南下,看起來更好一些。現在幹不一定乾的過,和以後幹,沒準能幹過,雖然是一樣的,但總有個‘以後’。若是現在就幹,那現在沒的機率實在太大了。
這可不是官渡的時候,袁紹有五六十萬的兵力,曹操只有七八萬,優勢在握,袁紹肯定逮著曹操猛幹。當然這個兵力也是虛構,實際上的官渡之戰,袁紹有十萬兵馬,曹操則是隻有兩萬。
似乎兵馬少了,寫起來不夠牛逼,沒有激情。所以,哎,王大將軍現在都能拉出來三十萬軍隊了……
而且另一方面來說,王言的刀子就在那呢,對於豪族是真殺,他們這些人一個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