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赤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4章 供御揀退,方許出賣,鑑寶無雙,青木赤火,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奪聽了馮青樹說的,連連點頭,其實他和馮青樹的感覺差不多。
這一對掛屏上的十二塊瓷片,看起來就應該是北宋汝窯瓷片,但心裡總有一種“落差感”。
這種“落差感”,並不是那種類似後世仿品的差距,而是質量上不夠硬、檔次上不夠高的感覺。
吳奪必須得聽一聽。
“馮老師,讓我再仔細研究研究,能摸麼?”
“必須能摸啊,沒事兒,你慢慢來,不耽誤你自己的工夫就行。”
結果,聽完之後,吳奪發現,居然真的是北宋汝窯!
只是這些碎瓷片燒製年份不一,所出自的器物自然也不同。
料想清代有人能收集到這麼多,也費了不少工夫。
為什麼是真正的汝窯瓷片,質量上卻感覺不夠硬、檔次上卻感覺不夠高呢?
吳奪自然不可能聽到原因解釋,但是,他卻聽到了一條資訊。
這條資訊,也足夠分析說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這條資訊就是“供御所退之器”。
汝窯當時屬於官窯的大範疇,卻不像明清御窯廠有那麼嚴格明確的制度。
汝窯瓷器在燒成之後,是如何操作呢?
先“供御”。
就是先把產品拿出來,讓皇帝來挑選,讓宮廷來挑選。而宮廷挑選剩下的怎麼處理?應該是可以“二次銷售”的。
這些汝窯瓷片所在的當年的瓷器,就是“供御所退之器”,也就是說是宮廷挑剩下的、不要不留的瓷器。
原來如此。
其實,吳奪之前是知道的,即便是故宮裡收藏的汝窯瓷器,質量也有差別,有高有低,並不一致。
只是差別不算很大。
而在北宋,汝窯的“供御所退之器”,因為質量和檔次不夠如果被賣出,如今存世有多少,那也很難說。
這裡頭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很可能因為質量和檔次問題,不被認定為汝窯;而過了北宋乃至南宋之後,不光是不被認定為汝窯的問題了,甚至連年份也有可能誤判,比如認定到不了北宋。
不過說實話,這十二片瓷片,雖說質量和檔次不夠,但有一個很大的閃光點,那就是釉色好,基本都接近天青釉。
而且,即便是比不了“供御”汝窯,它們終究是汝窯,不是一般的瓷片!
當年收藏這些瓷片並精心鑲嵌的人,想來是識貨的。
······
吳奪聽完之後,稍稍理了理思路,便對馮青樹說道:
“馮老師,依我看,這定然是汝窯無疑,只不過比起傳世的汝窯精品,確實在質量和檔次上有所不足,但這並不妨礙是汝窯真品!”
“噢?汝窯也有高下之分······”
“對,汝窯供給宮廷,總得挑一挑吧,不可能完全一致,全部留下·····”
“哎?你這麼一說,我想起看過的一本南宋的‘雜誌’,有這麼一句話: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惟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
這句話有些地方不太順,大致意思是:
汝窯瓷器,宮廷是禁止民間隨意燒造的,只能是宮廷指定的窯廠才能燒,要求釉水中新增瑪瑙粉末;而且即便是指定的窯廠,燒成之後,也得先讓皇帝和宮廷挑選,挑剩下的,才能對外出售;如今已很少見了。
吳奪一聽,“嗐!這不就對上了嘛!”
汝窯於北宋末年被毀,不復再燒,而且本來燒得也不算多,所以即便在南宋,那也很珍貴了。
這個“瑪瑙為釉”,確實是真的;因為吳奪看到的這些瓷片,也應該在釉水裡新增了瑪瑙粉末,不然不會有這種光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