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赤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3章 最後一棺的玄機,鑑寶無雙,青木赤火,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大志說完之後,繼續開棺。
結果又經歷了一具空棺。
未開之石棺,就只剩最後一具了。
開棺一如既往的順利。
這裡頭,卻依然沒有東西;確切地說,是沒有實物。
不過,這石棺的底部,和其他石棺並不一樣,一半是高出來的,高出二十厘米左右。高矮相接之處,不是齊截的,而是一個類似倒S形的起伏弧面。
很顯然,這一具石棺,當初在製成之時,底部雕鑿出了這個形狀,就沒打算放東西。
在高的那一半的石面上,還鑿有三個豎向的圓孔,圓孔直徑在五厘米左右,深度在十厘米左右。
而在另一半矮的石面上,卻有六根兩排橫向的石柱,石柱的直徑也在五厘米左右,高度也在十厘米左右。
石棺底部是一半高一半底,落差二十厘米;如此一來,下凹的圓孔底面和上凸的石柱頂面,則正好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
石棺內,並不是只有這些。
還有刻字。
在內壁的四面,一個刻了十八個字。
和青銅門上九孔底部的符號文字是同一種。
兩端的窄豎面上,各有三個;橫向的長豎面上,各有六個。
這些符號文字有碗口大小,刻痕比較粗,清晰完整。
“青銅門上的九孔!”吳奪不由脫口而出。
沒錯,之前下方空間發現的青銅門上,在居中位置門縫兩側,有九個圓孔,也是左三右六。
同時,每個圓孔底部,同樣有文字,只是九孔自然只有九個文字,現在這裡有十八個。
現在石棺底部的“二層臺”結構,左三右六九個“圓”,是既有圓孔也有圓柱;高的石面上是圓孔,矮的石面上是圓柱。
雖然有不同,但這兩處設定,好像是一種機理。
而且現在石棺底部的設定,才應該是完整規範的展示;青銅門上的,應該是一種簡化的應用。
或者說,現在的石棺底部,應該是“母本”。
“有意思······”吳大志沉吟片刻,又看了看大家,“石棺都開完了,這最後一具,好像還挺有用,咱們先一起來研究研究,再出去如何?”
眾人都點了點頭。
梅小梅接著拿出了相機,在大家研究的同時備份影像資料。
······
“這好像是巴國本土的東西,所以才用了巴國獨有的符號文字。”在研究的過程中,葛亮分析,“這,應該如同太極八卦一類,而且和咱們的太極八卦也有相通之處。”
吳大志點點頭,“嗯,太極魚有陰陽眼,它這個有下凹的圓孔、也有凸起的圓柱;八卦有符號,它呢,配合了文字。”
棺底的石面一高一低,確實也體現了陰陽之分。
一般來說,高為陽,低為陰。這也符合天乾地坤。
大的陰陽面以倒S形勾連,既有對立、也有轉化。
同時,“陽面”中是下凹圓孔,那麼陽中有陰;而“陰面”是凸起圓柱,那麼陰中有陽。陽中陰有三,陰中陽有六,總體還是以陽為主。
圓孔和圓柱加起來一共九個,九是最大數;將九以三六來分隔,從某個角度來看,也是形成了一種“迴圈”。
這很可能是巴國獨有的巫術文化中的一個“樣板”。
而且,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華夏古代出現過的所謂“玄術”,從根源上看,基本都逃不開“陰陽”二字,所有的變化都是從“陰陽”之中衍生出來的。
所以,這個巴國巫術的“樣板”,和太極八卦有共通之處並不奇怪。
如果給吳大志足夠的時間,研究透這個巫術“樣板”,那是有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