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150,冒牌縣令,被迫登基,紅葉似火,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然一次性在某一地購買這麼多糧食,必然會引起當地的糧價暴漲,對當地百姓不好,對他收購糧食也不好,分散開來,每個州縣收購幾百上千石,影響就非常小了。
夏喜民思索片刻,問道:“陳大人,一定得去外州府購買嗎?去外州縣購糧運輸成本必然會高很多。慶川本地挪一挪,湊一湊,也能想辦法湊足兩萬貫錢的糧。”
夏喜民就只差直說慶川府不少大戶手中是有糧的了。
陳雲州明白他的意思。
但官府不能強制逼迫他們賣糧吧?而且若是將他們手中的糧食都耗光了,萬一慶川府遇上天災人禍戰亂之類的,需要糧食救急的時候從哪兒來?
糧食可是戰略資源,關乎國計民生,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儲備物資。
糧食也是一種武器,其影響力不亞於核武,多少國家、朝廷的覆滅都是因為缺糧。
華夏就是因為建立了比較充裕的糧食儲備,所以在國際糧價大幅度波動,幾大糧商想做空華夏糧價時潰敗而退,從而保證了自身的糧食安全。
所以陳雲州未雨綢繆,也有這個打算。
他嚴肅地對夏喜民說:“對,從外州縣購買,若銀錢不夠我可加錢,運輸費用也由我出。夏員外,我們慶川府準備接納一部分橋州災民,這批糧食是給他們的。至於慶川府若是有多餘的糧食,官府會建平義倉收購一部分,保證糧價平穩。”
“若再遇自然災害,慶川也有抵抗這等風險的能力。”
平義倉就是古代的儲備糧倉,平時儲糧,等到災荒年間開倉放糧,救助百姓。
這本意是好的,但實際上很多州府的平義倉都是擺設,原因無他,沒錢,沒多少結餘的糧食。
朝廷現在稅賦頗重,自然災害也比較頻繁,有時候連上交的田賦都不夠,哪有糧建平義倉?
而且儲糧成本也很高,需要建設糧倉,安排人管理,還要經常翻曬,以免發黴。每過一兩年還要更替一遍倉中的儲備糧,這其中的損耗,人力成本等,加起來也要花不少錢。
沒錢的官府根本支不起這麼大的攤子。
但平義倉若是充裕,好處也是明顯的,至少百姓揭竿而起的現象會少很多。沒有動亂,對一州一縣絕大部分的普通百姓而言,就是很平靜很幸福的生活了。
夏喜民聽聞了陳雲州花巨資買糧的緣由,連忙起身拱手道:“大人高瞻遠矚,在下佩服,在下回去就組織糧商前往各地購糧,定不負大人所託。”
陳雲州拱手笑道:“那就有勞夏員外了。”
買糧的事不用操心後,陳雲州和陶建華商議重建平義倉的事。
原本的平義倉在慶川城城北,能容納一千石糧食左右。但一二十年沒怎麼儲糧了,無人管理,年久失修,倉庫已經很破舊了。
陳雲州踏過殘破的牆壁,走進倉房中,入目所及是大片的蛛網和雜亂的青草、構樹,完全沒法用了,只能推倒重建。
陳雲州退出倉房,帶著人在附近轉了一圈,回頭對陶建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