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139,冒牌縣令,被迫登基,紅葉似火,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缺的只有錢。

他雖還有不少錢在手中,可也不能坐吃山空,還得另找生錢的法子。

陳雲州思考了一番道:“文大人,你的意思我明白。這事我會認真考慮,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春耕,其他的都放一放,你莫急。”

“行,那下官等大人的安排。”文玉龍拱手道。

他雖然暫時放棄了,但陳雲州已經有點怕他了。

這人每次見面都問修不修路,搞不好過幾天又會提起,如今河水縣的事已經了了。他也出來很久了,該回慶川了。

於是第二日,陳雲州便不顧文玉龍的百般挽留,啟程回了慶川。

這次不趕時間,用了三天才回到慶川。

回去第一件事,陳雲州便是瞭解最近慶川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

好在一切都還好,即便有些小案子府衙的官吏也按律處置了。

不過他走這段時間還發生了一件事,齊項明死在了獄中。

聽到這個訊息,陳雲州半點都不意外。他輕笑了一下:“倒真是便宜了他,他的屍體呢?”

陶建華說:“丟去了亂葬崗,此外齊家、周家等罰沒的財產依按照大人的吩咐,賠付給了受害者,但有些人家已經絕戶了,還有些找不到了,因此還剩下了四千多貫錢和一些古董字畫、一座宅子、兩間鋪子和三百多畝土地。大人這些當如何處置?”

文玉龍不是想修路嗎?

這不錢就來了。

陳雲州想了想說:“這樣,將古董字畫田產宅院鋪子都對外按照市價出售了,拿出一千貫錢擴大養濟院。我查過,養濟院規模較小,只能住百來人,還很擁擠,此外,朝廷的撥款每年也只有一百貫錢,我們府衙以後每年再補貼一百貫,改善養濟院的伙食和住宿條件。”

所謂的養濟院有點像現代的孤兒院、養老院和收容所的結合體,專門收容無家可歸者,算是古代的福利機構。

不過古人講究孝道,還有宗族親眷,而且人口還能買賣,也是資源和財富的一種,所以流落到養濟院的並不多。

陶建華笑道:“大人心善,這安排甚好。”

不過這也花不了多少錢,還剩好幾千貫錢。

陳雲州想了想便說:“餘下的錢用來修慶川到河水縣的這段路。從慶川開始修,全慶川百姓都可參加,完全自願,不拘男女,只要肯認真幹活就行,幹一天活,慶川府給他們發七文錢。”

也就是一斤大米。

這個錢不算多,比城中夥計的月錢要少一些,想要養活一家人是不可能的。

一是,要修的路很長,官府銀錢不多,二也是防止很多人為了賺錢丟下田裡的活計跑去修路。

若一天能有十幾文錢,保準不少人會不種地全家都去修路,畢竟這個錢算下來比種田還划算。

陶建華有些吃驚,可想想廬陽到慶川這條路也是陳雲州去年修的,便覺得很正常了。

這位陳大人就是喜歡修路,不過別說,路修好了,來往確實方便了許多。如今去廬陽的商旅都比從前多了。

他道:“是,不過大人這筆錢恐怕修不到河水縣。”

陳雲州揉了揉眉心道:“那能修多遠是多遠,修到錢花光為止,餘下的讓文玉龍修。”

到時候他補貼一部分錢給文玉龍,讓文玉龍組織人手從河水縣修過來,就不必他們府衙費心思了。

陶建華見陳雲州都想好了便點頭應了下來。

只是這事不知怎麼的很快就傳遍了全慶川。

對於這事,河水縣百姓和部分跟河水縣來往比較密切的慶川人、商賈們都很高興,路修好了,他們受益最大。

廬陽縣的百姓雖有些酸,可想想自家去年就將路修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眠春潮

小涵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