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使命,古邑俠蹤,舊檀,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怎麼統籌安排,協調各方,為以後從事軍政工作打下基礎。同時也可以幫我們軍方瞭解一些基層的情況,掌握敵我動態,為國軍開展對敵鬥爭積累情報。”
長官建議他多去各地暗訪,熟悉掌握秦夢情況。平時要儘量常駐秦夢,無特別重要的事不必去戰區彙報,並會提供必要的工作經費和裝置。
長官的看重與厚愛,讓秦時月感動。
他想,此行哪怕肝腦塗地,也要努力做出一番成績來。
熟悉和了解基層的社會情況,那是必須要做的。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地理等方方面面,都要搞清楚。但要他去摸排中共及新四軍的情況,他還是不樂意,內心還是四個字的對策——消極應付。
這不僅由於他反對國共之爭、同胞相殘,還出於對毛澤東個人魅力的歎服。
秦時月瞭解毛澤東,還要感謝一個人,就是自己的母親。
時月上中學時,上海“八一三”事變爆發。
在上海一帶行醫的父親,從此音訊全無。
母親的眼不知紅過多少次,每次落淚,總跟時月講,上海發生中日大戰,你父親怕是凶多吉少。
後來,秦時月瞭解到,淞滬會戰是中日首次大規模交戰。雙方投入了百萬兵力,歷時三個月,日軍傷亡9萬多,國軍傷亡25萬多。
那種屍橫遍地、血流成河的情景,讓人不忍想象。
戰爭的殘酷,讓人義憤填膺。
它除了讓無數將士曝屍疆場,還讓無數無辜的百姓成為殉葬品。
他詛咒戰爭,古往今來、古今中外所有非正義的戰爭。
他愛好和平,祈禱和平。
因為只有和平,才能保證人的生存權。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一個人連生存權都沒有了,那其他種種權益,又何從談起?
因此,對於惡意挑起戰爭的一方,秦時月從來都是切齒痛恨的。
對於數次發動侵略戰爭的日寇,他更是恨之入骨。覺得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實在不配與人類為伍,甚至比禽獸還要不如。
禽獸的一切活動是出於本能,而壞人的所作所為,已經遠遠超越本能的需求,屬於道德敗壞和人性喪失的層面,因此,他們是比禽獸還要壞的兩腳怪物,是看得見的惡鬼。
是的,凡是壞人,諸如發動鴉片戰爭的英國人,闖進圓明園的英國人、法國人,在歷次侵略戰爭中攻打中國的日本人,他們一律都是壞人。不是強盜,就是小偷;不是殺人犯,就是強姦犯。是連“動物”之稱都不配的,只能稱之為“惡鬼”。
在惡鬼橫行的地方,文弱的父親,哪會有生還的可能?
秦時月雖然覺得沉重和揪心,但也只能面對現實。
中學畢業後,為了投身抗日救亡運動,秦時月決定投筆從戎,一舉考上了黃埔軍校。
由於他一直謹遵“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又特別心疼中年守寡的母親,所以覺得軍校遠在廣州,離家太遠,一度曾想放棄,但母親堅持要他前往。
母親說,繞膝兒孫無出息,好男兒志在四方。
她鋪開宣紙,用小楷毛筆寫下一首詩:
七絕
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
孩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母親的書法,學的是王羲之《蘭亭序》的路子,勾連引帶,娟秀嫵媚。
秦時月問是誰的詩,母親說,毛潤之。
那是他第一次讀到潤之先生的大作。
正是在這首詩的激勵下,秦時月踏上了南下求學的路途。
因成績優異,時月畢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