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風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105,主公你不要過來啊,縱風流,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未晞: “???”

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傅珩之這才意識到自己都幹了些什麼蠢事,連忙站起來清了清嗓子,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過的樣子,一本正經地對竇河東說道: “多好的機會,你現在走三峽通道,順著長江順流而下,正好是汛水期,三日左右就能到臨安了。”

竇河東挺給他面子,沒有揭穿傅珩之的傷疤,而是順著傅珩之的話說: “予來巴蜀是揹負天子命令,為修好天子與王叔的關係。結果弄巧成拙,反而加重了天子與王叔的嫌隙。蜀王錦本是天子堂兄,如今卻對天子多有怨言,說到底都是予之過,予還有什麼臉面面見天子?”

傅珩之頓時訥訥: “這不是你的錯。”

傅珩之也是後來才知道,原來當初竇河東真的沒有別的意思。

她來蜀國確實是為了朝廷穩住蜀國,讓蜀國別在朝廷收拾越人的時候背後插刀。

不想為妾也是字面意思,她確實是不想為妾,也不想參與進蜀王的繼承問題,因為她不傻,知道蜀王就是腦子進水了也不會將蜀王的王位傳給竇氏女生的孩子。一旦她嫁給蜀王,可能一輩子也得不到她想要的兩方安寧。

所以,她最原始的想法,本意是嫁給蜀王一個沒有成親的弟弟或者重臣,做一個安靜的和平象徵,讓蜀王想背後插刀的時候悠著點。

卻沒想到蜀王覺得她胃口太大,於是為了“滿足”朝廷的胃口,竟然幹出了逼殺傅珩之愛人司月予的事來。

前任蜀王以為這樣能滿足竇河東,滿足朝廷的胃口,卻沒想到得知一切的竇河東只想把他腦子開了瓢,看看裡面都裝了些什麼稻草。

這下子當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竇河東原本是為了修好而來,前任蜀王卻把一切都搞砸了,愣是把這件事變成了不死不休。

得知真相的竇河東痛罵前任蜀王三個時辰,恰巧被前來尋她的傅珩之聽到,兩人加在一起又罵了前任蜀王三個時辰。

不過事到如今事情已經無力更改,竇河東只是慶幸,她唯一的作用就是讓傅珩之這麼個重臣苗子徹底和蜀王一脈離心離德,算是狠狠紮了蜀王一刀,為當初倒黴的自己報了仇。

但受益者變成了雍王溯,這點竇河東接受不了,所以竇河東來找遊溯: “殿下進攻蜀國,可曾得到了朝廷的應允?”

這自然是沒有的,但是遊溯毫不心虛: “孤聽聞蜀王錦竟在背後勾結叛逆羌人,意圖在西海郡內煽動叛亂。如此不臣,孤自然助天子一臂之力,為天子討之。”

雖然天子沒同意甚至可能在遊雍大軍開拔前都不知道這件事,但這並不妨礙遊溯扯天子大旗: “戰機稍縱即逝,想必天子不會怪罪。”

竇河東想翻白眼: “那若是天子此時自己率軍平叛,殿下會班師嗎?”

那當然不可能: “天子之師未必熟悉巴蜀氣候,不如由孤代勞。”

竇河東目光尖銳地看向遊溯,似乎是很想扯下這張臉皮看看究竟有多厚。但話說到這個份上,竇河東也明白此時遊溯是不可能退兵的了——畢竟蜀王也沒說不打這場仗。

自打年前陟南遠攻關中失利,費盡心力也沒能進入關中一步之後,蜀王是厲兵秣馬,整個冬天都把蜀國士卒叫出來訓練,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再攻關中。

沒想到他還沒來得及再攻關中,遊雍的軍隊先打進來了。當時蜀王錦聞訊立刻披甲調兵,一副要和雍王溯決一死戰的樣子。

竇河東也不是來勸降的,更不是來投降的——她也沒立場代表任何一個國家。而她來的目的確實有點出乎預料,竇河東說: “予此次前來本是應蜀王之邀前來監軍,但行至葭萌關便發現了不對,聽士兵口音,一猜便知是殿下帶著大軍打到葭萌關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大佬:黑化主神偏執又病嬌

之曦曦

伊瑟圖群雄成神傳

冰封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