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風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103,主公你不要過來啊,縱風流,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從黔首起家的武安君公孫起。
這一點上,最符合墨者“兼相愛,交相利”的思想。
白未晞道: “子墨子提倡‘兼愛’‘非攻’,但當相里氏之墨看到秦的制度最符合他們心中的‘樂土’的時候,他們卻選擇幫助秦完成統一大業來以戰止戰。臣自誇一句,臣很像當年的秦墨啊。”
白未晞指了指自己: “都希望自己親手參與建立的國家,成為天下人的樂土。”
————————
駟驖孔阜
【安平三年夏,扶風郡,陳倉】
陳倉地處秦嶺山地,關中平原,黃土高原之間的過渡區,從關中到漢中的四道之一“陳倉道”就在這裡。
關中到漢中一共有四條路:
第一條,陳倉道,相對易於行軍,秦晉交接之時,高祖率兵出漢中時走的就是這條路;
第二條,褒斜道,秦惠文王時司馬錯遠征巴蜀走的就是這條路;
第三條,子午道,連線巴蜀和長安之間最短的路;
第四條,儻駱道,是山中小路,根本不適合大軍通行。
若想從關中至漢中,儻駱道無法行走,子午道最適合大軍通行,意味著蜀國必然派重兵把守,所以,遊溯曾經在陳倉道和褒斜道之間糾結。
現在遊雍大軍集結陳倉,便是遊溯有自己的選擇。不過他的選擇不是其中的任何一條路,而是水路嘉陵江。
安平二年,白未晞用豫州從燕國手中換了趙郡,魏郡,東郡,陳留四郡,目的就是為了魏郡,東郡之間夾雜的黃河河道——他要用這段河道來訓練一支水軍。
當這支水軍能用的時候,就是發兵巴蜀之時。
遊溯分兵四路,其中三路分別走陳倉道,褒斜道,子午道從陸路進攻漢中,遊溯則親率水軍從嘉陵江直奔巴蜀腹地。
這是一條十分冒險的路線,因為順著嘉陵江直入巴蜀腹地,一旦三路陸軍沒能拖住漢中的駐軍,讓漢中駐軍及時回援,遊溯與他所率領的水軍就會徹底陷入巴蜀大軍的包圍,插上翅膀都跑不了。
而更要命的是,白未晞也被遊溯拉上了船。
在船上暈得恨不得吐得昏天暗地的白未晞怎麼想都沒想明白,為什麼遊溯要拉著他一起上船。
這合理嗎?
白未晞虛弱地扶住船舷,不解地問: “主公,這支水軍可是奇兵,你讓臣隨軍?”
遊溯心疼地拍了拍白未晞的後背,卻沒鬆口讓白未晞下船,只是說道: “很快就到葭萌關了,等打下葭萌關,你就能好好休息了。”
葭萌關地處蜀地,是金牛道上的要塞。
先秦之時,巴蜀盆地上存在兩個國家。
西邊的是蜀國,地處巴蜀盆地中的平原地帶,盛產糧食,水網密佈,製作出的蜀錦天下聞名。
東邊的則是巴國,巴地多山,嶙峋的山地帶來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讓巴國盛名一時的食鹽, “鹽巴”中的“巴”字就是來源於古巴國。
先秦之時,諸夏所控地域的極西便是八百里秦川,那時的巴蜀盆地想要和諸夏溝通,便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是透過陸路走漢中到關中,另一條路則是從三峽順著長江順流而下直入洞庭湖平原。>>
而先秦時期巴蜀到漢中再到關中的陸路全部都是極難行走的崇山峻嶺的小路,洞庭湖平原這個後世十分富饒的地方也還處於地廣人稀的狀態,因此早年的巴蜀“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秦惠文王時期,惠文王眼饞巴蜀的富饒之地,便派遣使者遊說蜀王,言稱秦國境內有一頭“神牛”,吃是的草,排出來的卻是金子,秦惠文王願意將這頭神牛送給蜀王做禮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