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風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72,主公你不要過來啊,縱風流,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解釋一下吧。”
崇雲考如今已經對這聲“錄公”很平常了,不再像之前那樣,聽到遊溯叫他“錄公”就覺得心梗。
崇雲考道: “根據奏報,是蜀王在背後鼓動羌人。”
蜀王?
這個名字倒是一點都不讓人覺得意外。
當初司州內亂,遠在涼州的雍王和巴蜀的蜀王都調兵遣將,想在司州叛亂中分一杯羹。最終涼州鐵騎快了慢吞吞的蜀軍一部,使得蜀軍剛剛佔領漢中,涼州鐵騎已經遍佈司州了。
後來,雍王麟戰死樊城,遊溯千里救父,司州兵力空缺,蜀王趁機再攻關中,但是被桑丘帶兵打回去了。
等到蜀王重整旗鼓的時候,遊溯已經帶兵回援,蜀國的軍隊無力再北上了。
遊雍因此成了蜀王北伐路上的絆腳石——
蜀地想要征伐天下,一共就兩條路能走,一是透過祁山道佔領隴右,再從隴右東出攻關中;二是一步到位,直接從漢中攻關中,再圖東出。
而現在,隴右是雍國的,關中也是雍國的,雍國就這樣成了蜀國征戰天下的第一塊絆腳石,還是你死我活的這種。
因此,蜀王從不吝嗇於給雍國使絆子。比如年前的黃河決口,雍國境內的運城鹽池遭到了汙染,根據推算,三年之內無法產鹽。當訊息傳出之後,蜀國第一個提高了鹽價。
這一筆筆的仇恨累積,不止蜀王想弄死遊溯,現在遊溯也很想弄死蜀王了。
崇雲考道: “根據訊息,蜀王剛剛平定了內部的氐人叛亂,卻沒有解散軍隊休養生息,而是繼續操練兵馬枕戈待旦,並於同時派出使者,說服羌人叛亂。”
這又是一個並不那麼令人愉快的訊息,因為這很可能意味著,雍國將在不久的未來被蜀國攻伐。
現在已是夏末秋初,秋收很快就要到來,蜀王也不敢在此時此刻讓將士們放棄秋收去打仗。但過了秋收,又是寒冬臘月,蜀國氣候溫暖,將士撐不起冬日作戰。冬日過去又要春耕,所以,蜀王最大的可能是在明年夏初,春耕剛剛結束的時候就興兵北上。
而現在的煽動羌人作亂,就是蜀王提前搞出來消耗雍國國力的手段。
雍國,蜀國之間接壤的土地都是崇山峻嶺,打起仗來肯定不是一時半會的事。這樣長時間戰爭,能決定勝負的往往不是士兵本身的戰鬥力,而是一國的國力。
所以,蜀王要透過羌人叛亂來消耗雍國的國力,使得明年與蜀國對戰的,是一個實力大損的雍國。
這招已經讓很多人罵娘了,遊洄更是直接罵出來: “蜀王錦這狗孃養的!有種真刀真槍的幹啊!背後耍什麼手段?還是勾結羌人!不怕半夜醒來,老祖宗罵他嗎?”
華夷之辨是一直存在於華夏心底深處的分割線。你和我用一樣的文化,我們就是自己人。什麼?我們文化不一樣?你個外族。
而很明顯,西羌這個披髮左衽的部族,在這些文明的華夏人眼中都是外族。勾結外族,當真是丟人。
遊洄當場便道: “主公,臣願前往涼州,為主公蕩平西羌。”
有了遊洄的開頭,群臣們也都紛紛請戰。
但遊溯思索片刻後,竟然否決了所有的想法。他站起身,目光掃過明興殿內群情激昂的眾人,開口道: “此次西征,孤要御駕親征!”
————————
駟驖孔阜
“御駕親征”四個字剛一出口,就讓整個明興殿的氣氛都在瞬間凝滯住了,眾人抬起頭,滿臉震驚地看著高坐明堂的王,不明白遊為什麼會在這個敏/感的時候選擇離開長安,去往涼州邊境。
遊洄第一個反應過來,他徑直出列,勸道: “阿兄,不可!”
他著急得連“主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