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風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69,主公你不要過來啊,縱風流,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時的趙王或許還有可能,但喝多的趙王直接拿劍就開幹,最終把老燕王一劍捅死在邯鄲宮。
訊息傳到燕國的都城涿鹿,燕王世子聽聞父親因為這樣離譜的理由被殺後,當即於靈前繼位,宣佈改名為“季易水”,意為自己必將渡過燕趙邊界易水,殺趙王以為父報仇的決心。
之後,便是燕王易水點兵度過易水直奔邯鄲,其妹漁陽翁主季鳶南下請求朝廷下聖旨褫奪趙王王位。趙王位置不穩,山西在朝廷的聖旨之下宣佈趙王為叛王,不許其入太行八陘。
無法逃進山西的趙王在河北被燕王所率領的幽州突騎所殺,聽聞趙王死時,屍體上有一百零八道傷口,意為老燕王死時至趙王死時,一共一百零八天。
消滅了趙王的燕國將趙國的領土全盤納入,但由於太行山的存在,使得只能在平原縱馬的幽州突騎無法突破太行山的天塹,對著一山之隔的山西咽口水。
燕王便將目光都放在了剛剛得到的河北北部的土地上。
那個時候,差不多就是雍王溯控制了司州的時候。
只是如今時過境遷,雍王溯在司州已一年有餘,燕王易水也在河北一年有餘。
河北地形平坦,任何豪右在幽州突騎的威脅下都沒有辦法和燕王說不,聽聞燕王如今已經能掌控河北之北了。
當燕王將河北北部的土地收入囊中的時候,便開始展望山西了。
因此白未晞道: “所以,主公,我們必須要快,要在燕王騰得出手收復山西之前,拿下山西!”
白未晞的手指向山西之右,黃河“幾”字形最上面的“橫”的下方,說道: “這裡是河套,一旦燕王佔據整個山西,就可以從太原,雁門等地發兵,直奔河套平原。而一旦燕王佔據了河套平原……”
接下來的話不用白未晞說,遊溯自己也清楚。
從河套平原一路南下,那裡一路是可以走騎兵的河南地。當年趙武靈王奪下河套之後,走遍整個河南地,終於繪製出了一張精妙絕倫的地圖——按照地圖上的路線,趙國可以從河套發兵,直撲秦國的核心關中。
為了完成這個精妙絕倫又前無古人的計劃,趙武靈王甚至選擇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小兒子趙惠文王,自稱“主父”,將政事都甩出去,專心對外用兵。
只是後來的事情證明用兵是一個國家的事,兵事無法離開政事獨自生存。可惜趙武靈王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以至於最終落到餓死沙丘的下場。
但是,趙武靈王沒能從河套一路南下關中,是因為趙國內部那點破事,而不是這條路行不通。事實證明,這條路是行得通的,而且是很行得通,因為有人替趙武靈王實驗過這條用兵路線的可行性。
只不過成為趙武靈王繼承者的,是北方的遊牧民族。
當河套地重新被北方松漠草原的遊牧民族佔領的時候,遊牧民族就是從河套一路經過河南地南下打秋風的。
現在河套平原與河南地都在大晉的掌控中,並在那裡設立了雲中,九原,北地,上郡等郡,而現在,這些郡都是“無主”之地,他們名義上屬於燕國,但對燕王零忠誠。
所以,現在是最好的,也是最後一個進攻山西的時間了。一旦他們慢燕王一步,讓燕王的勢力滲透到山西,那最後比拼的就不是涼州鐵騎和山西的雜牌軍,而是涼州鐵騎和幽州突騎這兩支邊境王牌軍。
白未晞道: “主公,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必須要儘快點兵!”
————————
終南何有
關於是否應該開戰,何時開戰,攻伐各處的問題,遊溯召集雍國幾位將軍開了一場長達好幾天的辯論會,據說會議上大家討論的很是熱情,不但以母親為中心,祖宗十八代為半徑,親切地問候各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