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風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7,主公你不要過來啊,縱風流,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語權,王侯將相也要讓儒生三分,便預設了“情於法前”這樣荒誕的論調。
甚至可以說,在黔首百姓眼裡,陳糾是為母報仇的孝子。如果杜望真的依法治罪,那麼他這個郡守就會在百姓的口碑中一落千丈。黔首不再愛戴他,就會有無數儒生抨擊他;儒生抨擊他,他就要在四方壓力下回家吃自己了。
法都亂了,他堅持又能堅持什麼?
殺人放火受招安罷了,這麼做的又不止是他杜望一個。
於是杜望為這些通緝犯發放了驗傳,允許他們重新成為編戶齊民。
就這樣,白先生帶著從通緝犯重新變回編戶齊民的三百民眾跋山涉水到了桃林古塞,在廢墟上建立了桃林鄉。
但白先生的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
白先生身在桃林鄉,但司州各地都有他的傳說。
他在桃林鄉開設了一間私塾,歡迎所有的孩子去桃林鄉讀書。他對富貴人家的孩子收取不菲的束脩,但對貧苦人家的孩子卻大開方便之門,男孩兒不收束脩,若是女孩兒去讀書,每滿一月還會讓女孩兒帶回去米糧。
這樣的行為傳開以後,曾有士人不滿白先生將聖人所學這般賤賣,但找上門後卻反過來被白先生說服,回家就學著白先生的樣子開設了私塾,免費招收貧苦人家的孩子做學生。
除此之外,還有琳琅滿目之事,崇雲考寫的密密麻麻。遊溯看完之後都忍不住問:“仲父,這樣的人是真實存在的嗎?”
此時崇雲考也放下了手中的書冊,他的目光移到遊溯手中的竹簡上,輕笑道:“老臣一開始也是不信的……不如主公與老臣一起,去看看這位傳聞中白先生?”
遊溯一愣:“親自去桃林鄉?”
崇雲考理所當然地說道:“自儒學僵化後,士人各個邀名養望沽名釣譽,使得察舉孝廉已經快成了一樁笑話。這位白先生雖不能免除邀名養望之事,但其以仁政愛民之舉得名於民間,可比那些只知道透過辭讓以邀薄名的人強太多了。”
“這樣的大才,主公不親自徵辟,難道不怕派出去的門下吏被人家打回來?”
崇雲考這麼一說,遊溯也來了興趣:“仲父說的有理。孤的門下吏可被太多人的打了出來了,與其再讓門下吏受辱,不如孤親自去一趟。”
因為,遊溯也很想知道,白先生在那本《安平元年桃林鄉土地改制記錄報告》裡描繪出的桃花源,究竟是否真的存在。
遊溯當即起身:“仲父,我們這就去。”
雍王殿下的執行力很是強大,他的命令早上才下達,早飯過後,三百親衛就已經聚首雍王宮。
陳糾遠遠看著,只覺得無怪這些涼州來的鐵騎能橫掃司州大地。看看這精密的甲冑,看看這高昂計程車氣,可比之前漢王率領的漢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陳糾忍不住暗暗點頭,心想先生果然從來沒有錯過。能讓先生都覺得值得報效的主公,果然不凡。
有車鄰鄰
長安距離桃林塞四百餘里,雖然快馬加鞭可能三兩天就到了,但是考慮到崇雲考這位不喜舞刀弄槍的老人家和桃林鄉這些不會騎馬的村民,遊溯只能放棄了快馬加鞭星夜趕路的想法,以日行三十里的速度緩慢地前行。
走了將近半個月,他們才從長安走到桃林塞附近。
陳糾剛剛學會了騎馬,他打馬在前為遊溯引路:“殿下,桃林鄉快到了,草民前去報信。”
跟隨的遊洄不解:“報信?報什麼信?難不成你們這窮鄉僻壤,還能把主公的親衛當成普通山賊給打了?”
陳糾笑得差點跌落馬背,連道不敢。好一會兒,陳糾才說:“那不如將軍與草民一起前行。”
遊洄道:“行,本將軍也想看一看,你們到底在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