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風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50,主公你不要過來啊,縱風流,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件事是史子都乾的?”
虎威將軍有點不信: “他圖什麼?”
說司州豪右喜歡在背地裡搞小動作遊洄信,畢竟為了利益,為了能兼併更多的土地,掌控司州的朝政,這些豪右什麼做不出來?
但是搞出一場時疫來?這代價未免太大了吧。難道他們就不怕玩大了危及自身嗎?
那可是時疫!一不留神就會赤地千里,遍野哀鴻的時疫!
遊溯深深地看了遊洄一眼。
遊洄: “???”
遊溯輕聲說: “前些日子,我讓你去剿匪。”
雖然不知道話題為什麼轉了這麼大個彎,但是遊溯說的話沒毛病,因此遊洄點了點頭: “對。”
遊溯微笑: “你都幹了些什麼,還記得嗎?”
遊洄努力回憶一下了,但還是沒覺得自己幹了什麼不得的事,只能搖搖頭,說: “不就是在山裡喂蚊子?”
這下子游溯是真的笑出來了。
遊洄: “???”
笑夠了,遊溯才說: “你剿的匪,是京兆史氏的部曲。”
遊洄: “……”
好半晌,遊洄才聲音乾澀地問: “阿兄,你是在開玩笑吧?”
天下大亂成這個鬼樣子,豪右養部曲還用偷偷摸摸嗎?大家不都是正大光明地養部曲嗎?
遊溯用事實告訴遊洄,他沒有開玩笑: “那些人確實是京兆史氏的部曲,是史子都養來……”
遊溯頓了頓,才不確定地說: “據說是史子都用來響應朝廷號召的秘密部隊,沒想到這些人沒忍住打家劫舍,被咱們當成普通土匪給剿滅了。”
之後,或許是史子都懷恨在心,也或許是他以為遊溯已經知道了他的投靠朝廷的打算,於是他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掀起了一場叛亂。
這下子游洄更不懂了: “他為什麼要投靠朝廷?”
畢竟朝廷離京兆的距離還是太遠了些。京兆地處關中,南方是漢中,西南方是巴蜀,東南方是朝廷現在還沒有拿回去的荊北。
關中和朝廷的地盤並不接壤,史子都投靠朝廷做什麼?
雍國已經打算把荊北還給朝廷了,朝廷又為什麼非要在這個時間段鼓動黔首叛亂?
涼州鐵騎近半都在駐守關中,關中內地的黔首根本掀起不了像樣的叛亂,就會被涼州鐵騎鎮壓。
難不成,朝廷在指望史子都再弄出一支鬼面軍來?
這件事簡直從裡到外都透露出一股子古怪來,但遊溯說: “這是‘燕騮衛’查出來的。”
聽到遊溯提起“燕騮衛”這個名字,遊洄瞬間肅穆起來。
“燕騮衛”這個名字來源於紫色駿馬“紫騂”的別稱“紫燕騮”,是第一代雍王創立的暗衛。
第一代雍王名喚“遊蘀”,本名“季蘀”,是晉高祖的重孫,為晉崇帝治理天下,實現崇宣中興的左膀右臂,更是晉崇帝的同母弟。
後來晉崇帝為剪除諸侯王的羽翼,推行推恩令。季蘀在看到晉崇帝對諸侯王的忌憚之後,意識到烈火烹油之後八成炸鍋的結局,於是主動以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他的封國為古遊國為由,將自己的姓氏改“季”為“遊”。
後來,改了姓氏的遊籜被晉崇帝分封到了涼州敦煌郡,讓其替剛剛打下來的河西走廊看好大門。就這樣,雍王一脈在涼州紮根,遊籜也創立了一支獨屬於雍王的暗衛——燕騮衛。
燕騮衛歷來都是從涼州的孤兒中進行遴選,這些孤兒多半都是涼州和西羌打仗而遺留下來的,視涼州為故鄉,視雍王為君父,忠心程度無可比擬。
聽到是燕騮衛遞出來的訊息,遊洄瞬間就閉麥了。
燕騮衛說的不可能是假的,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