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生生_31,生生,石頭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者有話要說:
下章開始大生哥單刷發財副本,小聲聲短暫下線。
之前嘗試過想要日更,但是發現根本做不到,所以我就放棄,也不嗶嗶了。
儘量不坑是我的承諾,也是我唯一能保證的,嗯,嘎嘎,又更了。
第13章十三
菜市場小攤前那一口寫著‘蝦下水’的醃菜缸到底給了梁生什麼樣的啟發呢?
關於這點,首先還得要說回之前關於昌平村‘海肺’浪潮的事去。
眾所周知,Y市周邊四個分割槽合併在即,這會兒沿江大壩上堵的尋常運輸車都難走,更別說還有其他來往進貨的漁民能隨便進去。
普通鮮魚鮮蝦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就是昌平本地的那些漁民都不知道該拿那些炸在河灘上的死魚爛蝦怎麼辦。
自己吃吧,肯定也吃不完那麼多,想往外找合適的經銷商賣吧,又找不到更為保鮮的途徑賣。
畢竟這日後紅火一時的網際網路電商之類這會兒可還沒發展起來,快遞業生鮮業更是毫無嶄露頭角的餘地。
所以要想去昌平地頭搞這筆燙手買賣除了這之前就提到過的諸多問題。
首先要解決的一個難關就是,到底該怎麼把那些暫時還無人問津的魚以儘可能新鮮的方法儘快運輸出來。
可成本,人力,什麼事都繞不開那兩個殘酷的字眼,鈔票,這才令他在內心思考之餘,也難免有些舉棋不定。
後來梁生自己想出了個招兒,就是乾脆反客為主,不整天想著怎麼租車或是借車把鮮魚運輸出去。
而是琢磨個辦法將昌平村那些如今還廉價的‘海肺’炒出名氣來,再主動吸引如張程遠小董這樣富裕了之後喜歡嚐鮮,容易追趕熱度的人去本地嘗。
可這個法子,卻唯獨欠缺個像樣的名頭,就是該用什麼樣的主打商品把‘海肺’的名堂給徹底打出去。
最開始他想過魚生,因為舊時漁民們大多吃生魚片,雖然江邊的東西不比海上含鹽分高,但這‘海肺’按以後市面上最時興的吃法,也是拿刀片了生魚片吃最為鮮美。
可這會兒昌平江灘上最多的其實不是鮮‘海肺’,而是被炸的四零八落,可能連魚肚子和魚腸都破了的‘海肺’,這第一批產品的賣相和口感問題又該怎麼辦呢?
關於這點,梁生之前自己閒著沒事也在心底瞎琢磨過。
可這年頭相比日後什麼東西都能弄個冰箱冷櫃保鮮之類的,一般人家其實很少會一年四季用到冰箱。
就是家裡寬裕買了臺冰櫃之類擺在家裡,也不會整天開著白費那些電。
如曹茂平和金萍兩口子這樣正經在家做江鮮生意的,都是貴价的進口凍魚放在大冰櫃。
其餘平價的則用冰塊和棉被裹著,一大抽屜一大抽屜的放在裡頭的倉庫大桶裡降溫保鮮。
可眼下正是六七月份的酷暑,這法子雖然短時間內還算管用,但是卻也著實費錢和麻煩。
加上,這每天倉庫裡來回消耗的冰塊本身帶來的成本也不低。
曹茂平光是起早貪黑和老婆翻冰櫃就累的快要腰肌勞損了,還是有了梁生這個年輕力壯的這些天來店裡幫襯著,日常的生意和生活才算是有了平衡和起色。
“七八百條的冷凍馬頭魚放在庫裡都快要臭了,今年市場虧的人那麼多,再賣魚要餓死人哦,老關他們都敲敲算盤準備轉行了,賣五金還是往北方下海,你想過今後搞乜了啊……”
“在這邊賣慣了魚,哪裡還和人去賣五金哦,你唔好勸我哦,虧就虧吧,是我當時進貨腦筋糊塗了,哎,算了,我的阿萍一塊總有辦法想的……”
前兩天晚上,滿面愁容的曹茂平和相熟的飯店老闆也就是這麼站在門口邊抽菸邊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