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八一式馬步槍
老街胖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八一式馬步槍,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老街胖橘,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下來便是裝火帽了。這火帽與磷火極為相似,乃是子彈的引火之物。將其小心翼翼地放入子彈尾部的凹槽之中,接著用一片薄薄的金屬片嚴絲合縫地堵住,確保沒有絲毫縫隙。最後,再輕輕地塗上一層特殊的紫膠。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時期,並沒有這種紫膠存在。若要獲取,只能透過系統中的換購功能方能得到。所幸的是,這種紫膠的用量極其微小,一桶膠便足夠使用上數年之久。
最後是檢驗。一排排地放在平面上,大家挨個兒查驗,分量輕的、彈頭長的短的、彈殼松的緊的,都不行,全剔出來重新加工。
聽蘇靈說完,周博仁很是震驚,又很是慚愧:“我已經好久沒有跟我三個徒弟和你們研究新武器,沒想到你們竟然都搞了出來。”
蘇素也笑道:“有了夫君的引路,我們可以發揮很多作用,還記得之前夫君給我們的一個八一式馬步槍的構造圖?”
周博仁意識到了什麼:“記得,莫非你們造出來了?”
在那個硝煙瀰漫的年代,八路軍的戰士們手持著各式各樣的槍械,但心中卻有著統一的驕傲——八一式馬步槍。
這不僅僅是一種武器,更是他們精神的象徵。
儘管當時戰場上的槍械種類繁多,比如漢陽造、中正式和三八大蓋等,導致彈藥供應也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然而,八路軍的智囊們並沒有被困難所嚇倒。
毛主席早早地就指出瞭解決之道:“我們需要造槍的機器和工人,然後建立兵工廠,哪怕是製造土槍也好。”
這一句話,如同春雷般喚醒了沉睡的大地,開啟了一段自主製造的征程。
八一式馬步槍的誕生,是八路軍軍工部技師劉貴福的傑作。
他彙集了“捷克”、“三八”、“中正”、“漢陽”等國內外步槍的精華,打造出了一款集眾家之長的新型步槍。
這不僅僅是一種技術上的突破,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昇華。
1940年的“八一”建軍節,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就在這一天,八一式馬步槍在實彈射擊實驗中大放異彩,成功地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並被正式命名為“八一式馬步槍”。
彭老總立刻下達了命令,要求軍工部迅速行動,按照圖紙統一批次生產,並將其分發到各個根據地。
從1940年到1945年,八路軍總部軍工部生產了近9000支八一式馬步槍。
這些槍械不僅解決了彈藥供應的問題,更受到了部隊指戰員的熱烈歡迎。
在解放太原的戰役中,彭德懷將軍曾將閻錫山兵工廠製造的步槍與八路軍的八一式馬步槍進行比較,他自信地說:“這不如我們水窯兵工廠的槍好。如果我們當時不是用道軌鋼來造槍,質量會更加出色。”
周博仁之所以前期拿出八一式馬步槍的圖紙,是因為這是土法制造的巔峰之作。
造八一式馬步槍可是一項極其複雜且精細的工藝活。
這其中涉及到的主要零部件有槍筒、槍槽、槍托、小樁、槍栓、搭子勾等等足足八大件。
每一個部件都有著其獨特的作用和要求,要想製造出來可真是不容易。
由於條件有限,既沒有先進的機器裝置,更別提什麼像樣的機床。
所能依靠的工具僅僅只有那些最原始簡單的鉗子、鑿子、鑽頭、銼刀、扳手還有大錘等等而已。
然而,明朝時期的手工業傳統可是相當了不起,那些看似普通的土傢伙們,居然也能製造出令人驚歎不已的神奇物品來。
一件件物品彷彿變魔術一般,奇蹟般地被製造出來。其中最為關鍵的當屬槍筒了。
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可沒有現代的氣錘裝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