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芋酥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節,在1967年的生活,香芋酥皮,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值得尊敬,愛戴的人。
到了傍晚,季家的桌子上就慢慢的擺上了羊骨蘿蔔湯,紅燒雞,酸菜魚,炒年糕,麻婆豆腐,酥肉丸子。
這些菜在安山大隊絕對是頭一份了,季明宇季明安兩人看到了,直呼道:“過年真好,要是天天能過年就更好了。”
季明珠笑著說:“會的,我們會越來越好,以後天天像過年。”
現在是文革期間,不許祭祖,也不許給祖先燒紙,連放鞭炮也不行,所以年夜飯做好後就可以吃了。
不過在吃之前,季明珠他們三人還要在主席像下背一次紅寶書,要“堅決遵從主席的思想,貫徹落實主席的方針。”
吃過年夜飯後,剩下的就是守夜,現在也沒啥娛樂活動,季明珠想著,乾脆和季明宇他們說:“明宇,乾坐著太無聊了,不如咱們來做燈籠。”
季明宇兩兄弟聽了都很感興趣,不過季明宇還是說:“姐,我們不會做啊!”
“沒事,姐會,”季明珠大手一揮,表示做燈籠很簡單。
當然,季明珠會做燈籠,也是上輩子在孤兒院學的,那時候孤兒院經費緊張,為了讓孩子們能吃飽,孤兒院就會去領一些像糊燈籠,串珠子,穿花朵等手工來讓小孩子們做。
那時候做的好的小孩子還能得到食物獎勵,季明珠為了食物,沒少在這種小手工上花心思。
做傳統燈籠需要把竹子劈成細條做支架,劈竹子這種事情不用季明珠做,季明宇就能搞定。
竹子劈成小細條後,季明珠就開始動手了,季明珠手很巧,很快,一個圓形的燈籠就在她手裡慢慢形成。
季明珠做時季明宇和季明安也跟著做,季明宇手也比較巧,第一遍還有些歪歪扭扭的,第二遍他就熟悉了,做出的燈籠也是有模有樣的了。
季明安就不行了,可能是因為他人小手短,明明是圓形的燈籠卻被他給做成了橢圓形,特別像南瓜。
看著自己的燈籠,季明安癟癟嘴,有些嫌棄,不過臉上嫌棄,季明安卻依舊小心對待自己做的醜燈籠,季明珠說要拆了從做時,他也不答應。
燈籠支架做好了,就要糊紙了,家裡沒有膠水,季明珠就用麵粉攪糊糊來當膠水。
燈籠紙也是選用紅紙,過年嘛,正好紅紅火火的。
燈籠做好後,原本要在裡面點上蠟燭,不過季明宇捨不得,蠟燭可比煤油貴多了。
於是他乾脆用竹子砍了幾個竹碗,在裡面倒上煤油,再搓根棉花做燈芯。
燈籠做好後,季明宇和季明安倆個人就興致勃勃的要把燈籠掛在大門上,攔都攔不住。
季明珠無奈,只能和季明安小心的扶著梯子,讓季明宇上去掛。
三十晚上是要守夜到十二點的,不過家裡沒有鐘錶,不知道時間,所以季明珠只能估計時間到了,就給季明宇兩人一人發了六分錢的紅包,希望來年六六大順,然後讓他們去睡了。
大年初一要起早,早早起來洗漱過後,季明珠們就要去拜年了。
大隊裡拜年是小輩給長輩拜年,季明珠三兄妹是小輩,所以不用再留人在家裡等人拜年。
出了門,就可以看見不少人,以前大家見面都會說“恭喜發財”等祝福語,而現在就是說“祝你今年見到主席。”
因為對於現在的人來說,能見到主席就是最大的榮耀,比升官發財還要重要 。
出去拜一圈年回來,季明珠們的衣服兜就全部變得鼓鼓的,裡面裝滿了南瓜子,瓜子,花生等,糖果也有,不過很少,一個人就只有幾顆糖,還全部是農家人自制的麥芽糖。
蜀地大年初一還要吃餃子,因為餃子像元寶,人們吃餃子就希望來年“招財進寶。”
餃子都是昨天包好的,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