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芋酥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節,在1967年的生活,香芋酥皮,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春耕了,季三栓老胳膊老腿不想動,就叫季前進去把人接回來。
晚上,季三栓還要給知青辦一個歡迎會,這也是上面領導交待的,說要知青感覺在農村就像在自己家一樣,要不然季三栓才不會浪費大家的時間。
要季三栓說,這個歡迎會純粹是白費,要知道知青可是城裡人,城裡人怎麼可能會受得了農村的苦日子,做上幾天農活就知道了,還把農村當自己家,想想都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
叫上社員集合後,季三栓就帶著知青過去了。
這次來的知青有四個人,剛好兩男兩女,男的兩人一個叫秦建樹,一個叫趙文書,女的兩個一個叫錢淑芬,一個叫孫蓮。
領著知青到了曬場,季三栓站在石階上,就開始說了。
“各位,今天,我身後的這幾位好後生,他們響應黨的號召,千里迢迢的從遙遠的地方,來到我們安山大隊,……現在,讓我們大聲鼓掌,熱烈歡迎他們。”
社員們熱烈歡迎還是挺有用的,最起碼讓剛剛還心生忐忑的四位知青一下就安定了下來。
接來了,季三栓就把知青介紹給大家認識。
別說,四位知青之中,秦建樹長得高大俊朗,趙文書則長得英俊斯文,至於剩下的錢淑芬和孫蓮也是清秀佳人,再加上他們全身都是乾乾淨淨的,不像老農民整天一身都是泥土疙瘩,所以幾位知青一出現,就俘虜了不少大姑娘小夥子的心。
介紹完之後,季三栓又帶著幾位知青去了他們的房子。
看到地方,錢淑芬和孫蓮首先就皺起了眉頭,她們雖然早就知道農村條件不好,可這也太差了一點吧!
房子是土胚房就不說了,居然牆都不粉刷一遍,還有房間裡的床,居然是用木板搭的,木板下面就兩根凳子撐著,也不知道穩不穩。
而且房間裡除了床,其它的居然什麼也沒有,看著就空落落的,吃飯的桌子也才一張,還缺了一個角,這環境也真是太差了吧!
季三栓可不知道幾位知青正把新建的房子嫌棄的不行,他可自認為已經做得夠好的了,明知道要倒貼還又是給他們修房子又是找傢俱的,夠可以的了。
指了指灶臺上的糧食,季三栓說:“這裡的糧食是大隊裡先借給你們的,你們先吃著,等有工分後會直接從工分里扣就行,外面的柴火也是大隊裡分給你們的,燒完後你們可以自己上山去撿,
還有水,也是自己去井裡挑,還有明天早上,七點就要起來上工,你們可別遲到了,遲到了是要扣工分的。”
說完這些,季三栓就走了,他今天可還沒吃晚飯呢,早就餓了。
季三栓拍拍手走了,就留下了幾個知青看著灶臺大眼對小眼,懵極了。
這事情和想象的不太對啊!
他們是響應黨的號召來農村這個地方幹出一份事業來的,可為啥他們到了後,不僅啥都要自己做,還要下地幹活啊!
一天像別的老農民一樣在地裡挖土刨坑,這樣能幹出什麼大事來?
想象和現在還是有差距的,儘管這個差距有些大,可再怎麼樣,幾個知青還是隻能接受了,總不能剛到農村就要回家,那樣也太丟面子了。
這時,幾個知青的肚子咕嚕咕嚕叫了起來,這時他們才想起來,自己已經快一天沒吃飯了。
知青們從家走時是帶了乾糧的,可他們在火車上待了三四天,乾糧早就消耗完了。
沒了乾糧,肚子就要餓著,所以再怎麼不願意,幾個知青還是老老實實的燒火做飯去了。
這也幸好他們在家是燒過火做過飯的,要是不會,那今天肯定是要餓肚子了。
之後幾天,幾個知青是一天比一天後悔,感覺腸子都要悔青了。
是誰說農村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