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和光同塵
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和光同塵,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仗劍至天涯,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大明半邊天。
那後面的事情,就可以變得有意思了。
‘這溫體仁和周延儒,就要時不時的敲打一番,不然一個個都當起縮頭烏龜了。’
看著溫體仁離開的背影,崇禎皇帝雙眼微眯,‘一個個想當權相吧,還想顧忌官聲,天底下哪兒有這樣的好事啊。
要麼就老實做事,要麼就辭官告老,想這也得到,那也得到,當個騎牆派,是不現實的事情。’
搞賑災公署這件事,未嘗沒有崇禎皇帝,想透過賑災,來磨練出一批底層官員的構想。
將賑災公署的吏員補充,明確到生員這一層級,就是崇禎皇帝想給科舉無法更進一步,以此高中的寒門生員,所開闢出的一條路。
等到大明治下災害頻生,那些願意從事基層賑災的群體,在一次次賑災中,逐步的磨練出來,成為務實的底層官員,那崇禎皇帝為何不簡拔他們?
財政口,建設口。
賑災口,農科口。
水利口,海事口。
就崇禎皇帝所能想到的,便需要大量的底層官員,先在北直隸治下各府州縣,逐步的培養出來。
生員群體,亦是讀書人的一份子嘛。
人家在國朝危難之際,願意響應天子號召,心甘情願的做事,做個底層官員,這算不了什麼吧。
相比較於進入官場多年,追求和光同塵的那幫官員,崇禎皇帝的心裡,更願意相信涉世不深的生員隊伍。
畢竟他們的想法很激進,他們很容易被煽動起來。
或許想從中遴選良才,培養成材,是件很費勁的事情,但至少也比趨於保守,趨於壞掉的官員強吧。
“王伴伴,去把方正化和駱養性,給朕叫來。”想著想著,崇禎皇帝對王承恩道:“這次押運賑災糧餉,朕有些事情,要跟他們言明。”
“喏!”
王承恩當即作揖應道。
朝中的賑災公署,還處於草創階段,但這絲毫不影響,崇禎皇帝以賑災公署之名,向直隸和山東,調撥賑災糧餉。
凡事都要有第一次嘛。
以後大明的賑災權,就不歸內閣、戶部、工部等有司負責了,各地若再出現災情,驚動到朝廷這邊,那便按比例出賑災糧餉即可,剩下的交由賑災公署專辦。
不過恰恰是第一次,這調撥賑災糧餉一事,崇禎皇帝要做到多方制衡,多方監察。
錦衣衛和西廠,再從軍機處抽調幾名參贊大臣,順利押運到地方去,解決這次的危機。
7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