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君臣奏對(1)
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七章 君臣奏對(1),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仗劍至天涯,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外朝的各種紛擾和算計,靠著內廷和錦衣衛,崇禎皇帝知曉不少,然也清楚這背後的底層邏輯。
做官嘛,誰不希望仕途亨通?
十年寒窗為的什麼?
不就是能得到些什麼嘛。
或許在步入仕途以前,講過什麼豪言壯語,要改變,要勤政,要愛民,但是大明官場的風氣,非一人之力就能改變的。
理想和信念什麼的,都沒有殘酷現實來的實際。
不是所有人,都能堅定的走自己所想的路。
和光同塵,漸漸成了多數人所抉擇的路,而在這條路上,分叉口太多,誘惑太多,也就多了貪官汙吏。
“李卿啊,你對朕調整內閣和軍機處,有什麼想法和看法?”崇禎皇帝負手前行,走在這乾清宮殿外,神情自若,對隨駕的李邦華說道。
“卿家也要離京,趕赴湖廣出任總督,在走之前啊,朕想跟卿家交交心,也算是為卿家送行了。”
“陛下~”
李邦華眼神複雜,看著天子那略帶倦意的臉龐,欲言又止起來。
“今日只有咱們君臣,沒有外人。”
崇禎皇帝見狀,笑著擺手道:“有什麼話,都可以講出來,卿家也是知道的,朕喜歡聽真話。”
“臣遵旨。”
李邦華忙作揖應道,隨後想了想,眉頭微蹙道:“對內閣調整,臣沒什麼多想的,不過軍機處的調整,臣卻有些想法。”
“哦?”
崇禎皇帝應道:“那卿家就暢所欲言。”
統御大明這個江山社稷,崇禎皇帝就明白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之前,切勿腦袋一熱,想出一出,就是一出。
大明太大了,做任何事情,都講究時效性,更講究遞減性。
就以徵收礦稅為例,朝堂這邊所議是一個構想,出了朝堂,到了地方,經層層加碼,層層曲解,那原有的構想,就會被理解成十幾種構想,這歸根到底,就是思想不統一,沒有正確的意識形態所致。
所以崇禎皇帝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表現出格外謹慎的態度,不謹慎不行啊,崇禎朝的大明,已沒有太多的家底和根脈,允許他去犯錯了。
“陛下勤政克己,勵精圖治,想要徹改大明武備鬆弛一事,給朝廷和國庫實現減負。”
李邦華神情嚴肅,正色道:“但有些事情,還需徐徐圖之,軍機處增補幾位大臣,臣所理解的。
其一,是謀定京畿衛戍調整和駐防,避免此前建虜繞道遼前,進犯我大明關內,以至大明江山社稷,再出現任何混亂和動盪。
這是好的事情。
崇禎二年的那場兵亂,臣當時怕極了,恐大明江山出現任何意外。
但是臣所想講的,其實是京畿衛戍調整和駐防,必須要穩紮穩打,尤其是牽扯到裁撤衛所一事,畢竟涉及到的衛所軍戶龐大,倘若稍有不慎,將會給朝廷引來兵亂。
還有對統兵武將的制衡,藩鎮之患和武夫獨大,陛下不可不慎重考慮,京畿不比大明其他地方,倘若出現這等情況,那於朝於民而言,都非好事啊。”
“卿家所說的這些,朕先前都想過。”
崇禎皇帝輕嘆一聲,說道:“不是朕不信任朝堂,也非朕喜乾綱獨斷,實則是京畿衛戍到了必改的地步。
吃空餉,喝兵血,徇私舞弊等諸多弊政,軍機處這邊也掌握不少吧。
朕先前算過一筆賬,僅是拱衛京畿的各處糧餉開支啊,就超四百萬兩銀子,其中山海關佔了大頭,宣府鎮、昌平、薊州鎮等要鎮,佔的亦不少。
朝廷拿出這般多的糧餉,還有穩固的長城防線,為何到頭來,外敵來入侵進來了,卻沒能守好,守牢呢?
問題究竟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