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小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節,我等你到風景看透,香小陌,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娶媳婦當然要買傢俱和家電。以前條件沒那麼好的時候,一切憑票,結婚買“三大件”手錶、腳踏車、縫紉機都要在單位裡抓鬮求票,沒有工業券不賣給你。現在不至於了,想買什麼總之都能買到,他家兒子新房裡大衣櫃、酒櫃、彩電、音響、電冰箱和洗衣機,甚至一套卡拉ok家庭套餐裝置,都有。
而且住的是樓房。
廠裡新建的塔樓宿舍,按工齡和職稱排隊分房,蔡十斤他們家就分到兩居室了。分到的房位於塔樓的第十七層,但好歹也是樓房啊。
一群同事過去一看,呦,新冰箱啊,“雪花牌”的;新洗衣機,“白菊牌”的。
“誒,你們家也沒弄個進口的?現在流行日本原裝了。”
“瞿師傅她們家新買那個冰箱,上回從咱們廠門口路過,我看見了,日立的。”
瞿連娣在旁邊聽見大夥這麼說了。
她嘴邊浮出個表情,一撇嘴一回身,不吱聲,心頭難得湧出一股暗爽!是,我們家買進口新冰箱了,怎麼樣?
蔡十斤他媳婦,臉色就不好看了,咬著嘴唇,心頭是一股不爽,但也沒話說。
而且,瞿連娣那條件和眼光,怎麼可能去買“出國留學人員服務部”的東西?聽說是周遙他們家幫瞿連娣聯絡提貨,周遙爸爸是去蘇聯留學歸來的工程技術人員,所以認識幾個熟人……真讓人不爽啊。
參觀新房結束,婚宴完事兒,廠裡同事都散去了,這一晚上,工會主席媳婦就跟她家老蔡絮絮叨叨說了一晚上。
“怎麼就、你說怎麼就、就她們家那樣兒,還能買得起日立?!”他媳婦盤腿坐在床上說。
“人家買就買了,有什麼的。”蔡師傅道。
“她們家比咱家差遠了。”他媳婦扁著嘴。
“是呀,她家比咱家差遠了,窮著呢,那你生什麼氣呢?”蔡師傅瞅著他媳婦。
“……”他媳婦說,“哼……還跟周遙他們家挺熟的。”
“你這人就這樣兒。”蔡師傅說。
“我怎麼樣了?”他媳婦反唇相譏,“我就說兩句,你就不樂意聽了!就當初瞿連娣剛來咱們廠還是小姑娘吧,當時你就在吧,就挺熟的,還幫人家這個那個……你以為我不知道?”
什麼亂七八糟的?貼著“緋聞”標籤的一口大鍋眼瞅著要從天而降,老蔡一看這話頭不對,不敢講話了,趕緊出去躲了。
人人都有這些攀比與嫉妒的心理。一群矬子裡面,還非要分出個高低貴賤,在矬子堆裡拼命地冒尖兒爭勝。氣人有,又笑人無。
蔡十斤媳婦最後來了一句:“反正她就一個人,家裡也沒個男的,她男的其實早就在學校裡有傍家兒了,誰不知道。”
大家都知道。
這句話出口,那一股氣流頓時湧出了艱澀的喉頭,渾身通暢神清氣爽,終於找到心理上的平衡點,把心裡這副失衡的蹺蹺板給正回來了。
像蔡十斤這種,四十五歲做到工會主席,就已是廠裡德高望重的老一輩,而瞿連娣還不到四十歲,也是資歷僅次於蔡師傅的老職工了。因為她進廠也很早。
瞿連娣剛進第四機床廠的時候,才十六歲。
她十六歲就參加工作,在後來人的眼光裡,這不就是童工麼?
當時就是這樣的情況,瞿連娣作為一名68屆畢業的初中生,正趕上那個複雜激盪的年代,就沒有機會再上學了。她跟著高年級的大撥學生們跑出北京,往外地各處“大串聯”,隨後再回來。學校都不能上課了,她就被分配到機床廠,成為一名工人。
這算是家庭成分比較好的,才准許你進工廠。她父母都是京郊貧民,祖上實在沒有一絲一成的爵位、成就或者榮光能夠給她家成分抹黑,因此她們家是最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