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小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節,我等你到風景看透,香小陌,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燈柱盤旋掃射。所以,周遙只能看到一個逆光的黑色剪影,熟悉的側面從他眼球上一晃而過。
剪影背面鑲著火光金邊,個子很高,就停留在星空幕布背景上了,定了個格。
剪影沒有動,但周遙被人流推擠著,越推越遠了,不停地回了幾次頭,什麼也沒看清。
周遙心裡有點兒空,順手把拎出來的高跟鞋塞給旁邊那位:“幫您撿了,小嬸兒您的水晶鞋,可別再掉了!”
“謝謝遙遙啊,真貼心。”他叔的女朋友笑了一句。
“掉就掉了唄,掉了帶你去塞特買雙新的,值多少錢啊。”他叔叔永遠就這口氣,腰都不會彎一下。
剛才那一群,好像就是來聽演唱會的學生,每人頭上蒙一塊紅布,也是跑來宣洩孤獨、憤慨與個性解放的憤青吧。那些人高唱著“我就要回到老地方!我就要走在老路上!你明知我已離不開你!噢......姑娘……”
“嘉——就你上回在傑傑唱的這個,《花房姑娘》,特別棒!”
“晚上先別回了,再去傑迪唱歌吧,走吧!”
“……”
周遙艱難地回了個頭,“哎”的喊了一聲,已經隔太遠了一團黑。他隨即問他叔:“傑傑是哪?傑迪是什麼?”
“一個迪廳,就叫‘傑傑’,唱歌跳舞的地方。”他叔周春城回應他,“挺火的,你想去啊?今兒實在太晚了,改天我帶你去開開眼。”
周遙後來還專門打電話,拐彎抹角去催周春城,於是週末,他叔叔再次開車過來接上他,帶他去了新街口附近的“傑傑”迪廳。那就是京城當時最火的一家聽歌蹦迪的場所,沒人不知道的。
第24章 玩家
周遙他叔周春城, 是他爸的二弟, 兩家關係還不錯, 親戚裡面最經常來往的。
但這人沒什麼學歷和文化,純屬一個糙人。好歹也近四十歲的人了, 身邊小蜜一個比一個嫩,常年紅光滿面青春煥發像吃多了腎寶鱉精似的,說話也不著四六。
周遙這二叔當初就是京城裡緊隨富家子弟步伐第二批下海倒騰買賣的個體從業者。自從八十年代末開始, 就往來於東三省和北京、廣東之間, 從倒騰大米、特產乾貨, 再發展到倒騰木材和廢舊鋼材,越折騰越富。現在已經老有錢了,開個小轎車, 走哪兒都拎著一隻“大哥大”,比磚頭沉,能砸暈人。就這兩天,手裡的“大板磚”剛換成摩托羅拉第一代翻蓋手機, 時不時掏出來“啪”的一翻, 生怕旁人不知道。
而周春城身邊摽的那位,本地土話叫“尖果兒”,還非要讓周遙喊“小嬸兒”,顯然不是原配, 就是某一任傍家兒。周遙四年前來北京時,他的嬸嬸還不是這位呢,一晃四年, 都不知道換了幾茬,走馬燈似的。“傍大款”這個詞,也是從這時開始時興並讓人理解的。
歌廳迪廳不查身份證件和年齡,有人帶著進去就成。
“找個頻寬沙發的雅座。”他二叔一進門就跟經理吩咐,很闊氣地左手摟著小傍家兒,右手摟著大侄子。才轉過一道門,那裡面“嗡”的一聲,迪斯科音樂震耳欲聾,紅色和綠色的大燈柱來回地往眼球上掃射,特別躁……
外面一個大房間是迪廳,年輕人跳舞蹦迪的地方。再進到裡面的一棟大房子,是歌廳,還是雅座的形式,客人以沙發茶几的形式坐在下面,臺上有樂隊唱歌,還可以唱卡拉ok。
這就是最早的有錢人k歌的地方了。那時候北京孩子還都沒聽說過“麥樂迪”和“錢櫃”呢,資本主義奢侈享樂的那一套靡靡之音,剛剛從港臺吹進廣東,再悄悄地吹到北方各地,還沒有蔓延到太誇張,沒有量販式的ktv包房。他們來的這家就是最好的。周遙二叔是常客,當班經理親自過來招呼兩句,還坐下陪聊陪喝幾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