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伊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番外:文蘭殖民,羅斯君王,恐怖伊凡,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順利跨越了斯科姆蘭(東海岸森林地區),開始在索恩蘭(五大湖)沿岸建立城鎮,發展農業。
索恩蘭一開始是用流放囚徒進行建設,但隨著時間的推進,正經移民也漸漸跟入,到1200年,索恩蘭人口超過一萬,這片區域主要是作為了文蘭王國的林場、漁場和牧場。
文蘭王國對這片區域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這一區域沒有多少原住民分佈,那些弱小的部落很快就被納入到了王國中,王國用不著把太多資源投入到防禦上,短期內就可以產出給文蘭本島,而且隨著索恩蘭建設的加快,來自文蘭的移民也在增加,畢竟不管怎麼說,文蘭還是太北了,南方還是暖和一些的。
文蘭王國在索恩蘭的聚居點都分佈在大湖和河流的周圍,大湖和河流成為了王國控制這片區域的重要途徑和交通方式,在大湖之外,那就是蠻荒大地。
隨著大湖的開拓發展,統治文蘭的奧瑞後人(即帕洛梅特家族,意為開拓者)決定,隨著索恩蘭的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他們就把首都遷移到索恩蘭去,那裡顯然更適合人類居住,更適合成為一箇中心。
在對待原住民上,文蘭王國保持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態度,除了進軍索恩蘭短時間內征服當地弱小部落外,文蘭王國和原住民的衝突最多是小規模戰鬥,大部分時候雙方都很和諧的互相貿易往來。
文蘭王國很珍視他們所掌握的技術優勢,一直以來,為此他們極端的把鐵匠都集中在文蘭島上,從舊世界帶來的牲畜也集中在那裡,只對大陸出售鐵器和被閹掉的牲畜,但這樣的嚴防死守也只防了一時,最終東西還是流失了出去,而見狀文蘭王國也放開了這些。
不過他們依然保持著技術優勢,由於北美的寒潮,維持現有文明已經是移民和原住民的頭等任務,新技術發展是需要浪費那個資源的,而對於在北美的前現代社會來說,他們浪費不起那個資源,而文蘭王國由於可以接受來自舊世界的移民,因而得以保持他們的技術優勢。
不過保持和舊世界的聯絡帶來得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就是,新的玩家極可能參與其中,從舊世界而來。
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毀滅了君士坦丁堡,而這直接就導致昔蘭尼加的威塞克斯家族對復國的絕望,他們知道接下來拉丁世界的資源都會投入到那裡,而耶路撒冷自身難保,他們的復國基本上不可能。
而此刻他們自己也面臨著巨大危機,阿尤布王朝的軍隊已經開了過來,昔蘭尼加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盎格魯撒克遜人已經逃亡到巴勒斯坦的沿海城鎮,那裡非常歡迎東方的公教徒,威塞克斯家族到最後只有一萬人依然願意跟隨著他們。
時任的威塞克斯國王埃德加三世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決定像是祖先那樣,去遠方尋求新土地,而且他還會帶上那繼續忠誠跟隨的一萬人。
1213年,埃德加與阿尤布做了一個交易,他們會交出昔蘭尼加,但是阿尤布需要提供足以讓他們離開的船隻,而知道可以順利接手這一切之後,阿尤布自然康慨的提供了大量船隻,讓公教徒們就此離開。
埃德加的艦隊接下來橫穿了整個地中海,他們選擇的目標是不列顛,但他並不是想打回故國,實際上,他去了蘇格蘭,在1214年到達了這裡。
蘇格蘭和威塞克斯家族有著聯姻關係,因此蘇格蘭國王給了埃德加的人一個臨時安置地,艦隊比起出發時損失了不少人,但這個人數很快就被補充了上來。
由於威塞克斯家族一向在不列顛享有很大名聲,畢竟那可是開闢新英格蘭的海外之王,哪怕是丟失了埃及,在不列顛依然有很多人前來投靠,而且如今英格蘭正在那位無能的失地王統治之下,他的治下國家混亂不堪,還不斷丟失土地,這導致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