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節,成化十四年,夢溪石,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就回到之前我說的話了。古人云,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有時候看起來是好事,未必是好事,看起來是壞事,也未必真的就是壞事。你瞧,像懷恩,梁芳那樣久經世故的人,都不會想去沾手東廠的,如今西廠沒了,對你而言未嘗不是好事。”
“我知道,你一直追求建功立業,男子漢大丈夫生於世長於斯,自當如此,但你的身份,必然使得你要做到這一點,會比常人更加困難十倍或百倍不止。但你不同於懷恩,更與尚銘之輩不同,並沒有將眼光放在宮裡或京城,反而是在千里之外的邊陲,這份雄心壯志,著實令人欽佩。容我妄自揣度一下,汪公心中仰慕的,可是三寶太監?”
汪直告誡自己不要再搭理他的花言巧語,但聽到這裡的時候,仍舊忍不住問:“你怎會知道?”
唐泛含笑道:“三寶太監隨永樂天子南征北戰,立下赫赫功勞,比所有靖難功臣都不遑多讓,若他不是宦官,只怕當時就已經封爵拜相了。然而即使是如此,他七下西洋,使得萬國來朝的功績也不可磨滅,此間事蹟,令後人讀來心嚮往之,恨不能與他同生一世,以便瞻仰三寶太監的風采!”
聽了他的話,汪直微微一動,臉色有所轉變。
其實時人對鄭和下西洋的評價並不那麼好,大家普遍都認為這七下西洋,造船遠航,耗費了大明國庫數不盡的錢財,只是天子好大喜功的產物,尤其是在海禁之後,這種觀點更是甚囂塵上。
然而唐泛的看法卻與時下許多人都不同。
他的話終於打動了對鄭和一生推崇備至的汪直。
汪直沉默半晌:“你說得不錯,我確實將三寶太監視為平生唯一景仰的物件,只恨自己生得晚,未能如他一樣追隨永樂天子南征北戰,如今這世道,連對韃靼開戰都要猶豫再三,便是打了勝仗,還會被小人攻訐一番,若永樂帝還在世,何至於此!”
說到最後,他頗有些恨恨的意味。
唐泛搖搖頭:“汪公偏激了,你若想效仿三寶太監,何須專注於戰功一途?七下西洋,同樣名垂史冊。”
汪直皺眉:“這分明是勞民傷財之舉,如何能效仿之?”
唐泛笑道:“勞民傷財是自然的,但也並非全無好處。”
雖然太祖皇帝嚴禁下海,但唐泛曾經遊歷到南方,親眼看見許多海民因為海禁而活不下去,不得不私自出逃,這個數目在官府的公文上逐年攀升,所以禁海令其實是名存實亡的,禁得了遵紀守法的良民,卻禁不了那些為了生計孤注一擲的“刁民”,到了近年來,沿海已經有不少海商私下與番國往來貿易,甚至還有更過分的,直接勾結倭寇回來反過來搶掠沿海的百姓。
鄭和下西洋,因為出的是官船,不是民船,所以不算違背太祖的禁令,但實際上伴隨著鄭和的出航,民間的禁海令也隨之逐漸鬆弛,只是現在沒有人去捅破那一層窗紙罷了。
反倒是官方規模的出海,在鄭和之後根本就絕跡了,因為朝廷許多人固守成規,認為那只是勞民傷財之舉,根本就不覺得官方出海可以為朝廷或國家帶來什麼好處。
但唐泛親眼所見,海商自遠方滿載而歸,船上俱是將大明貨物運往鄰近番國售賣之後所得的財物,自然知道這種陳舊的觀點極端錯誤!
只因為朝廷禁海,這些海商往來都屬於違法走私,官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徵收商稅,反倒使得這些錢每年白白地流失掉,朝廷見天喊著沒錢賑災,卻放著這樣合法而又不擾民的徵稅手段於不顧,實在是令唐泛扼腕不已。
聽罷唐泛的解釋,汪直恍然大悟:“你想攛掇我去想聖上建言開海禁,然後出海?你也知道現在不是永樂年間了,再說現在也沒有造船廠,那幾艘寶船全是永樂年間的舊船,別說已經出不了海,就算可以,那些人一聽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