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節,成化十四年,夢溪石,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皇帝不希望東宮講官給太子細講《通鑑》裡那幾年的事情,那麼應該就是為了避開這段歷史了。

但對於這場政變,無論新、舊唐書也好,資治通鑑也罷,史家基本上都持著對唐太宗理解乃至正面的評價,並沒有犯忌諱的地方,緣何皇帝會不讓講呢?

唐泛想來想去,覺得問題很可能就出在唐太宗弒殺兄弟的事情上了。

這些想法也不過是電光火石之間在腦海中閃過,唐泛想要度過眼前的難關,就不能露出絲毫驚慌失措的情緒,那不僅無事於補,而且很容易讓人誤會。

他定了定神,道:“回稟陛下,臣敢向天地祖宗起誓,臣確實未有聽見林贊讀說過這件事。而且太子上課時,林贊讀隨侍左右,若有問題,他為何不當場提出?”

這年頭拿天地祖宗起誓是極為慎重的事情,皇帝一聽,便看向林英。

林英不慌不忙道:“陛下,臣也敢向天地祖宗起誓,臣確實早已對唐師傅說過。只是當日講到這一段時,臣正好生病告假了,此事詹事府亦有記錄。"

這下好了,一個說有,一個說沒有,當時就他們兩個人在場,兩人都發重誓,到底誰說的是真言,誰說的是謊話,當真只有天才知道了。

但如果唐泛坐實了“明知故犯,不把皇帝的話當回事”這個嫌疑,又背上蠱惑太子的罪名,那麼不僅他本人會倒黴,連帶太子也會受到影響,給了萬黨可趁之機,而且那些親太子的人,也都會認為是唐泛連累了太子,到時候肯定對他恨之入骨。

想及此,饒是唐泛再冷靜,也知道現在的情勢對自己十分不利。

他不著痕跡地抬起頭,目光從眾人臉上掠過,從面容平靜的林英,到驚疑不定,不知道信誰才好的太子,再到面露不滿的皇帝,他很快收回視線,拱手道:“陛下,清者自清,但此事當時只有臣與林贊讀在場,孰是孰非,但憑良心,多作糾纏也無益,只是臣有一事不解,還請陛下明示。”

皇帝:“講。”

唐泛道:“臣不知《通鑑》武德七年到貞觀元年,有何處犯忌,請陛下明示。”

皇帝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語氣自然不好:“朕問你,‘太宗皇帝雖有玄武門之事,卻無礙於聖君之名’,這句話,你是否對太子說過?”

唐泛道:“是。”

皇帝:“那你還狡辯什麼?朕欲讓講官避開《通鑑》裡的這段時間,正是因為裡面有玄武門之事,太宗皇帝雖不得已,但那畢竟也是他的兄弟,你對太子說那句話,難道不是刻意存了慫恿之心,暗示太子先下手為強,免得以後反為兄弟所累麼?”

玄武門之變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只是一樁普普通通的史實,對帝王身後雖略有瑕疵,可因為歷代史家的粉飾,也並不算什麼,誰在講史的時候,一般都不會特意繞過這件事不提。

但壞就壞在,前些時日,萬貴妃忽然有了讀史的興致,就讓人找來史書,翻譯之後編成故事講給自己聽,聊以打發時間。

成化帝去找萬貴妃的時候,正巧聽到了唐太宗那一段故事,萬貴妃就對成化帝道:“玄武門喋血,兄弟相殘,終非美事,太子年紀還小,心性不定,若有人以史為鑑,刻意誤導太子,難免會令太子走了彎路,這種故事還是少講為妙,讓講官多講些孝悌恭順的典故罷!”

要說在成化帝眼裡,萬貴妃就沒什麼不好的,但凡萬貴妃說的,就算沒道理也是有道理的。當時他就深以為然,同意萬氏所言,這才有了吩咐林英,讓東宮講官跳過《通鑑》中幾段內容不講的事情。

若皇帝沒有交代,唐泛講了也就講了,這叫不知者無罪。

但皇帝明明吩咐過了,唐泛還“陽奉陰違”,視御令於不顧,這就叫明知故犯,居心叵測,自然罪加一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漫:從fate開始幸福生活

八雲魘

從前有個小土匪

只能吃微辣

無衣之死

蓑衣竹杖

戲精在年代文裡從美食開始

一般幸福

不讓江山(上)

知白

我在東宮為所欲為

梵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