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4章 磨刀霍霍向鐵山,刺明,拉丁海十三郎,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他並不很迷信佛、道兩教,倒是受了當時禮部尚書徐光啟的影響,和天主教有些接近。近兩三年來,他對於佛、道、鬼、神越來越迷信了。
還是二月初五那天,韃子還在京師南部和虎賁軍繼續糾纏的時候,北京城發生了一次地震。地震是常見的自然現象,明朝在北京地區已經發生過多次地震,毫不足奇。永樂年間是明朝國力鼎盛時期,短短的十八年中,南京震了六次,北京震了兩次,而南京的五次地震都在永樂帝遷都之前。
無奈,從西漢以來,以董仲舒為代表的儒家就將地震同人事聯絡起來,而這種迷信思想深入人心,也深入崇禎的心。特別是這幾年發生的事情,讓崇禎對身邊的一切,都非常的敏感。無論發生什麼事,他都覺得和他有關。這次地震,也讓崇禎感受到極大的思想壓力。
崇禎認為北京是大明帝國的首都,就在皇帝的腳下,從他登極至今就發生了兩次較大地震,可不預兆他的江山不穩麼?司禮監掌印太監經常據實轉奏靈臺太監觀察到的星象和雲氣變異,十之八九都是不吉利的。這樣就更增加了他的憂愁。儘管他口頭上說他是“中興英主”,心中卻漸漸明白“中興”無望,甚至常有可能亡國的預感。
韃子在北直隸的肆虐行動,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誰也不知道,韃子會什麼時候出關,什麼時候才肯離開。孫承宗被殺,高起潛被韃子打敗,無數的縣城和民眾,遭受到韃子的毒手。有大臣上奏,說是北直隸已經變成一片白地,令他心酸不已。
漕運的事情,也讓崇禎非常的鬱悶。漕運總督楊一鵬來報,說是漕運被韃子截斷,已經足足三個月的時間。江南的賦稅和糧食,都無法及時的運輸到京師,導致京師物資緊缺,物價飛漲,人心惶惶。楊一鵬報告,說是京師的一個饅頭,都已經漲到五文錢了。而在漕運被截斷之前,一文錢至少可以買兩個饅頭。
物資緊缺,物價飛漲,給京師裡面的百姓,還有從各方逃難過來的難民,造成了極大的生存壓力。大不多的人,都感覺在京師是無法繼續活下去了。有膽子大的人,就連夜逃出了北京城。為了緩解糧食的壓力,五城兵馬司和京師三大營,對於逃離北京城的人,一律都採取了放行的措施。但是外面的人想要進來,堅決不行。
在物價飛漲的背後,還發生了各種各樣不可思議的事情。人性的黑暗和醜陋,在飢餓的面前,暴露的淋漓盡致。甚至,順天府接到報案,說是一群難民,為了爭搶一個饅頭,就打死了二十幾個人,當真是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而那些莫名其妙死去的屍體,也突然成了搶手貨。甚至,連被埋葬掉的屍體,都被人挖出來。至於是怎麼處理的,誰也不敢過問。
又因為韃子的肆虐,洪承疇和楊嗣昌的軍隊,都遲遲無法回去河南、陝西等地,導致陝西的流寇,又有重新聚集的態勢。壓力大大減輕的李自成等流寇,紛紛從陝西進入河南,尋求得到更大的發展。遠在洛陽的福王,三天兩頭就來報告,說是河南兵力空虛,萬一流寇又來,河南各府只怕抵擋不住。福王的這些奏疏,讓崇禎很是矛盾。
從輩分上來說,洛陽的福王,乃是崇禎的叔叔。崇禎一直都標榜自己的純孝,自己的親叔叔如此驚恐,他當然不能不理不睬。可是,韃子就在北直隸,好像沒有退卻的跡象。在這樣的情況下,讓洪承疇和楊嗣昌南下,恐怕是不現實的。沒辦法,崇禎只好暫時拖著。
“快走吧!”
“快走吧!”
“快走吧!”
夜深人靜的時候,崇禎簡直都要向老天祈禱了。
他希望得到老天的眷顧,讓韃子趕緊的退走。除了老天的保佑,崇禎的確是想不到別的辦法了。楊嗣昌的督師,沒錢沒糧,想要發動對韃子的進攻,也是有心無力。高起潛和王坤兩個,又不爭氣。唉,崇禎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