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4章 磨刀霍霍向鐵山,刺明,拉丁海十三郎,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

正在這時,王德化身穿沒有補子的青素宮紗貼裡,頭戴用馬尾編結的煙墩帽上綴寶石、明珠,右手拿著一把專為遮太陽用的藍絹灑金大撒扇,左手袖著十萬火急的機密文書,匆匆地從紫禁城中趕來。按照規定,他必須先向掌印太監王承恩稟明,才敢啟奏皇上。

可是王承恩正引著皇上和娘娘們往裡邊走,根本沒有注意到王德化的到來。王德化看到王承恩正在忙碌,也不敢貿然趕去說話。他的心中很急,鬢邊冒出豆子大的汗珠,只好在龍德殿旁徘徊,偷眼望著皇帝神色安閒地穿過飛虹牌樓,緩步踏上飛虹橋。

崇禎難得今天有一點閒情逸致,站在弓形的飛虹橋上,欣賞白玉欄杆和欄板上的精緻雕刻,還指著那些刻得栩栩如生的水族動物叫皇后欣賞。一會兒,他率領后妃們走下橋,穿過戴鰲牌樓,向左右的天光、雲影二亭望一眼,登上一座堆壘得十分玲瓏的秀麗假山。

山上有一個圓殿叫做乾運殿,東邊是凌雲亭,西邊是御風亭。他在山上稍作盤桓,想著這山上的圓殿和亭子都是英宗復辟後添建的,那時雖有也先之患,經過土木之變,但國家的根子依然強固,全不似如今這樣風雨飄搖,想著這裡,崇禎不由得滿懷槍然,無心再看景緻,連乾運殿也懶得進去。

他同后妃們繞過乾運殿,下了秀麗山,來到佳麗門。全體僧道官和名德法師都在甬道的兩旁跪接。崇禎和后妃們從他們中間穿過,走進佳麗門,踏上白玉雕龍臺階,迸到永明殿中坐下,眾僧躬身低頭,雙手合十,從永明殿的左邊,眾道士從右邊,分向建醮的地方走去,連一點腳步聲也不敢發出。過了片刻,從永明殿後邊傳過來鐘聲、鼓聲、磐聲、木魚聲、雲板聲、銅笛聲等等,還有和尚道士的哮經聲,組成了肅穆莊嚴的音樂合奏。

王承恩走到崇禎面前,躬身奏道:“皇爺,開醮了。”

崇禎沒做聲,立刻從龍椅上站起來,懷著虔敬的心情向外走去,周後、兩位妃子、宮女們和太監們,肅靜地跟在他的背後,永明殿的背後是一個小院,一色漢白玉鋪地,有十幾株合抱的蒼松和翠柏,虯枝橫空。其中有一株古松上纏繞著凌霄,在蒼翠的松葉間點綴著鮮豔的紅花。院子中間搭著一座高大的白綢經棚,旗幡飄飄;蓮花寶座上供著檀香木雕刻的釋迦如來佛像。棚外懸一黃緞橫幅,上題:“敕建消災、弭寇、護國、佑民、普渡眾生法會”。

后妃們暫留在經棚外邊,崇禎帝先進經棚,在釋迦前上了香,焚了黃表,拜了四拜,跪在黃緞拜墊上默默祈禱,求佛祖大發慈悲,幫助他消滅各地“流賊”,降罰建虜,並且不要再降水、旱、蝗、疫諸災,保佑他的國運昌隆。

當默禱結束時,崇禎覺得還不夠,又特別祝禱幾句,求佛祖感化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張準等洗心革面,實心投誠,有祈求佛祖保佑,讓北直隸的韃子,趕快的離開。他求神心誠,禳災情切,雖沒出聲,卻禁不住喉嚨哽塞,熱淚滿眶。祝禱畢,他站起來退到一旁,看著皇后和妃子們依次進來禮佛。

在崇禎跪佛前虔誠祝禱當兒,王承恩留在經棚外邊,恭立侍候。一個太監來到他的身邊,湊近他的耳朵小聲說道:“宗主爺,王秉筆有事面稟。”

王承恩轉過頭去,看見王德化面帶喜色的立在永明殿後,心中不禁微微一動。難道在這個時候,居然有什麼喜訊傳來?這可是大好事!現在的崇禎,最需要的就是好事了。他使個眼色不讓王德化來到經棚前邊,自己趕快踮著腳尖兒走了過去,悄聲問:“什麼喜訊兒?”

王德化笑眯眯的行了禮,從袖中掏出文書遞給他,小聲說:“遼東高起潛送來的,大捷!斬首一千級!”

王承恩接過奏疏,粗略的掃了一遍,確認真的是喜訊,這才稍稍的放心。他正要轉頭去向崇禎報告,卻發現崇禎已經不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楊再興從墳墓中爬了出來

南派基哥

重生廢太子,開局貶為藩王

聲花落雨

續寫億篇故事

bilibili錄製